大家好,我叫老向,是一名資深槓——精。對此,我無比的驕傲和自豪:我上槓天下槓地中間還能槓空氣;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槓翻地球!今天,我看有個人很不爽!他的名字叫孔子,字仲尼,名丘,外號孔老二。春秋時期人,祖籍宋國,生於魯國陬邑,是儒家的創始人。別看此人是個書生,他可是個高個子、大力士,還會射箭,身邊還有個莽夫子路。

不過我不怕他,因爲我是槓——精,就算他與我相隔2000餘年,我也不放過他!因爲居然有人叫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比我“槓精”還要多兩個字,我不服!還有個叫朱熹的傢伙,居然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我不爽:難道沒有孔子,我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好,你孔子這麼厲害是吧,我就讓你嚐嚐槓精的滋味!

孔子

首先,我就從孔子的《論語》下手。北宋不是有個叫趙普的名相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嗎?我就看半部,看看能不能治天下。

哈哈,這纔剛看第一句就讓我找到支點了: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居然說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不過我先提醒一下,這裏的“習”應該是“(實踐中)練習”的意思,而不是“複習”——看到複習我就頭痛,這肯定不是快樂的事情。嘿嘿,槓精也要有點文化纔可怕嘛。那我就來槓一槓這個“學”吧!

自古以來讀書學習就是件痛苦的事情:“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是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說不盡的孤獨和乏味。所以必須以“苦”爲舟,才能學得好。古時候不是有兩個人讀書讀得太沒勁都想睡覺了,於是就“頭懸樑、錐刺股”嗎?都弄到這份上了,這不恰好說明學習一點都不快樂嗎?嘿嘿!

外國學生寫《論語》

再來看第二句,哈哈,我又找到噴點了——不,是支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大老遠跑過來,你就確定他不是爲了借錢嗎?就算不是借錢你就確定不是來討債的嗎?就算不是討債你就確定你有時間?就算你有時間人家來了你不得好喫好喝伺候,“這是錢啊!錢啊”!就算你“視錢財如糞土”——哎呀誰啊,我正喫着餃子呢誰敲我家門?哇,不好了,我遠方表哥來了,趕緊翻陽臺——看吧,我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一定是件快樂的事情!

在逃跑的路上,我再看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一點我非常不爽:如果沒人知道我是槓精,我存在還有什麼意義?我不要做君子,只想做槓精!再說孔子,你口口聲聲說"別人不瞭解自己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風範嗎?"那你50歲了爲何還要跑去做官?還越做越大,你輔助的弱小魯國居然能讓霸主齊國都害怕。最後齊國使計讓魯國國君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那時候你爲何不做個隱士卻一氣之下週遊列國10餘載?你周遊列國還不是爲了讓各國國君瞭解你、重用你?所以,“人不知而不慍”不過是說的好聽卻做不到!

孔子周遊列國

綜上所述,聖人孔子的言論其實有很大的漏洞!世人所說的“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其實是言過其實,而我則是名副其實、不折不扣的槓——精!

好了,謝謝閱讀!

如果您覺得我槓的還有些道理的話,還請多多關注、多多轉發;如果您家裏有魚或者你知道哪個工地缺人的話,請在下方留言,因爲我最會挑刺兒、擡槓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