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摘要:我國公路工程造價管理主要有概預算定額與工程量清單兩大體系。它們使得公路工程從前期、設計、施工到後續的運營、維護等各階段存在一定脫節的情況,同時存在工程管理各業務分離、信息孤島等問題;加之各地在管理模式和細節上的差異,影響着公路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的發展。對此廣東省在標準化體系中首次提出了分項工程清單、工程項目清單、工程量清單的“三級清單”模式,較好地緩解了公路工程設計概預算與工程量清單存在的匹配性問題。而湖南省的工程計量臺賬編碼,在考慮造價全過程管理業務的分解與編碼的同時,實現了投資、進度、質量、安全、環保等多業務的集成管理,爲BIM的應用與協同管理提供了基礎。對這兩種模式的特點及其信息化的應用進行詳細分析與研究,以此推動我國公路工程全生命期造價管理的信息化,實現智慧交通的理念。

關鍵詞:公路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三級清單;工程編碼

引言

近年來,公路建設行業快速發展,已經成爲支撐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現階段公路工程建設中複雜施工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多、所投入的金額不斷增加。在這種情形下,要想實現管理工程方面的三大指標,即工期、質量、造價,變得更加困難。而且信息技術在公路工程的實際應用中出現了工程造價總額不斷上升的問題。因此,如何運用現有比較成熟的技術降低工程造價,讓造價管理更具信息化與智能化,成爲公路建設行業要面對的挑戰。

當前,我國公路工程造價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概預算定額體系與工程量清單體系,使得公路工程從前期、設計、施工到後續的運營、維護等各階段存在脫節。不管是定額管理模式,還是工程量清單管理模式,這兩種模式都不能獨自滿足公路工程造價全方位、全過程的動態管理。

(2)工程造價管理、質量、工期、安全等業務存在分離,信息孤島顯著,特別是造價與質量,由於分屬不同監管部門,其工程分解與業務管理比較孤立,造價管理不能完全融入工程協同管理中。

(3)由於各地在管理模式和細節上存在一定差異,在工程量清單計量計價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存在《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清單細目缺項較多,新增細目設置較隨意,相應規則不統一;部分編制人員對計量規則不熟悉,產生爭議,造成編制內容不清晰。這些都不利於公路工程量清單的編制與應用,給造價管理信息化的應用與推廣帶來不良影響。

……

本文作者:曾華輝1 古建宏1 劉建華2.3.4 劉代全4 馮博文2

1廣東雲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2長沙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3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4北京中交京緯公路造價技術有限公司

原文刊登於《項目管理技術》2018年9月刊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 

關注我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