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庭育兒

  解決1000萬家庭99%的育兒難題

  

  你看乾貨文章,娃聽哄睡故事,戳左邊綠色按鈕

  都說寶寶皮膚就像剛剝了殼的雞蛋,如果上面有一點點瑕疵寶爸媽就會格外擔心。

  然而當寶寶皮膚出現“肉疙瘩”時,總有迷信土方的老人一拍大腿道:“不要緊,一個方子就解決!”

  

  前兩天的一則新聞中,奶奶用頭髮絲勒住寶寶的肉疙瘩,試圖使其缺血壞死,然而疙瘩卻越勒越大。

  醫生說:土方勒住肉疙瘩,往往達不到完全壞死缺血的程度,還可能造成面部感染,引發顱內感染。

  就算勒掉了,也會給寶寶皮膚造成永久損傷,而這種小手術到醫院三五分鐘就能解決。

  那麼,這些經常出現在寶寶皮膚上的肉疙瘩,究竟是什麼?需不需要治療?科大大今天就細細道來。

  肉疙瘩,究竟是什麼?

  肉疙瘩的家族龐大、面目不一,先放一張家族大合照混個臉熟,接着科大大再帶寶爸媽們“對號入座”:

  

  

  1

  壓扁的小蘑菇——皮贅

  皮贅,就是新聞裏小孫女臉上長出的肉疙瘩,是良性的皮膚增生,一般不疼不癢,也不用擔心會癌變。

  

  ■ 如何判斷?

  皮贅就像長在我們身上的“小蘑菇”,剛開始只是一個小凸起,隨着“蘑菇”生長,變成小球狀與皮膚相連。

  皮贅-不傳染,會遺傳

  顏色

  微棕色、皮膚色

  外觀

  像壓扁的小蘑菇、米粒

  大小

  直徑2-3mm,長≤5mm

  出沒位置

  脖子前面、腋窩下面、乳房下面、腹股溝、會陰區等褶皺處

  觸感

  光滑柔軟

  除了面部,寶寶的腋下、腹股溝、會陰區等位置,這些平時不容易看到的地方,都可能出現皮贅。

  ■ 怎麼處理?

  發現之後不用太過緊張,但科大大要提醒,千萬不要用細線或頭髮勒住皮贅,一旦去除不徹底,可能造成嚴重的發炎、感染,非常危險!

  如果皮贅過多或長有皮贅的地方影響到了寶寶顏值,可以去正規醫院微波電灼或激光去除,這個過程十分簡單。

  2

  瘊子?猴子?——絲狀疣

  另一種和皮贅外形比較近似的肉疙瘩,就是我們常說的瘊子的一種——絲狀疣。

  絲狀疣也是良性的不會癌變,免疫力低下的話就比較容易被感染。

  

  ■ 如何判斷?

  絲狀疣是會傳染的,如有患有絲狀疣的家人,要注意避免讓孩子接觸被污染的物品。

  絲狀疣-會傳染,不遺傳

  顏色

  褐色、淡褐色

  外觀

  線狀、細長

  大小

  -

  出沒位置

  面部、眼瞼、脖子

  觸感

  柔軟

  ■ 怎麼處理?

  發現絲狀疣,建議帶寶寶去諮詢皮膚科醫生,再通過冷凍、激光、電灼等方式去除,不要擅自剪掉或者拔掉絲狀疣。

  絲狀疣盯上的是免疫力低下的寶寶,所以增強寶寶免疫力,是預防絲狀疣傳染的有效方法。

  如果寶寶被傳染了絲狀疣,要避免抓撓和搓洗,否則會讓絲狀疣越來越多。

  3

  防不勝防——扁平疣

  扁平疣雖然是慢性的,但也是良性的,一般在兩年內能夠自行消退,有些寶寶還會覺得癢。

  不僅是寶寶,幾乎所有人都有可能患上扁平疣,免疫力低下,且有外傷的人患上扁平疣的幾率更大。

  

  ■ 如何判斷?

  扁平疣-會傳染,不遺傳

  顏色

  膚色、淡褐色

  外觀

  扁平隆起、圓形/橢圓形

  大小

  米粒至黃豆大小

  出沒位置

  面部、手背、前臂

  觸感

  光滑

  ■ 怎麼處理?

  數目較少——物理治療,主要通過電燒灼、二氧化碳激光和火針治療。

  數目較多——局部外用藥物,0.05% 或 0.1% 的維 A 痠軟膏、阿達帕林凝膠,每天 1-2 次;5% 咪喹莫特乳膏每日或隔日局部使用。

  4

  夾心圓疙瘩——傳染性軟疣

  傳染性軟疣俗稱“水瘊子”,疣如其名,它是“夾心”的會擠出乳酪狀的物質,具有傳染性。

  不過傳染性軟疣是可以自愈的,不會癌變,在寶寶身上比較常見,當數目變多時,需要重視,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醫。

  

  ■ 如何判斷?

  傳染性軟疣-會傳染,不遺傳

  顏色

  微紅、發白

  外觀

  丘狀、中央凹陷

  大小

  米粒至黃豆大小

  出沒位置

  任何部位都可能長,多出現在軀幹、四肢、肩胛區、陰囊、肛門等位置

  觸感

  柔軟,能擠出乳酪狀物質

  由於可以自體傳染,所以寶寶身上有一處病竈,抓撓之後就可能讓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染上傳染性軟疣。

  ■ 怎麼處理?

  如果瘙癢,建議給孩子在睡覺時戴上手套,可以外用爐甘石藥水止癢,避免寶寶抓撓,造成反覆傳播。

  如果孩子把軟疣撓破,可以塗抹百多邦夫西地酸等,等感染消退後及時治療。

  關於去除,可以讓醫生用刮匙刮除,或者等待寶寶自愈,不需要把孩子隔離。

  5

  拴馬樁——副耳

  副耳,俗稱“栓馬樁”,可能家裏的老人會說,這是富貴的象徵。

  不過,這個寶寶耳朵上的肉疙瘩,其實屬於常見的耳部畸形,不影響健康,但是會隨着年齡的增長,按比例長大。

  

  一般來說,副耳與神經和大腦血管互不相連,在意美觀的問題,去醫院做摘除手術也很簡單。

  但還是那句話,土方法要不得!否則壞死部分可能受到細菌感染,就算脫落,之後也會留下明顯疤痕。

  肉疙瘩,怎麼預防?

  我們說到的五種肉疙瘩,除了皮贅和副耳,其他幾種都和孩子的免疫力有關。

  所以日常注意提高寶寶的免疫力,也能更好地預防這些醜醜的肉疙瘩出現。

  ① 適當鍛鍊

  寶寶月齡較大時,可以適當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能夠更好地防禦傳染性疾病。

  ②注意營養均衡

  輔食添加時,注意營養均衡,葷素搭配,即便寶寶挑食,也要儘量找到替代的食物,達到營養全面均衡。

  ③ 注意衛生

  要讓寶寶養成清潔的好習慣,勤洗手、勤換洗,不要和大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科大大大嘚吧嘚:

  小肉疙瘩無大礙,醫院去除很簡單;

  土方偏方不靠譜,容易感染會留疤;

  增強免疫勤換洗,避免傳染少生病。

  比老師厲害!

  媽媽:“考試結束了嗎?”兒子:“結束了,現在我比老師還厲害呢。”媽媽:“喲,是嗎?”兒子:“嗯,再開學我就上二年級了,可老師留級了,還留在一年級呢。”

  媽媽:“... ...還是轉發科大大文章吧”

  土方偏方,不如醫生藥方!

  留下你的贊帶走我的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