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洋垃圾”禁令已经颁布一年有余,但其所引发的“蝴蝶效应”仍然在全球卷起强大风暴。不管是欧盟决定对塑料征税、美国咖啡店禁止塑料吸管,还是日本将垃圾出口转运至东南亚……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事物,都在表明中国拒收“洋垃圾”已经让众多国家不得不改弦更张。

中国市场突然禁止,全球几十年的废物回收体系面临重塑!

因中国这道进口禁令首先遭到冲击的是发达国家。在新西兰,洗发水瓶、外卖托盘等塑料的回收价格一夜之间暴跌了75%,但更普遍的是,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不敢想靠着这一产业挣钱了。比如,韩国的48家垃圾回收塑料和废泡沫企业就因中国的禁令顿时停止运转,毕竟没有了中国买家,废品回收企业回收得越多,亏损也就越多。

还有英国等欧洲国家。英国首相就在面对成堆的垃圾时提出了要在25年内消除可避免废物的愿景,还把每只塑料袋的最低收费提高5便士至10便士;欧盟同样计划推出一项对塑料袋和包装征收新税的法案。

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废品出口国更是备受煎熬。原本美国每年向中国出口超过1320万吨废纸和142万吨废弃塑料,是美国对中国的第6大出口商品,但今年上半年,其向中国出口的回收材料数量较去年减少了300万吨,降幅为38%。除此之外,中国准备对其他垃圾也分阶段逐步取缔,而这些垃圾每年进口价值在240亿美元左右,这极大地影响了美国废品管理公司的利润。

经贸争端升级,美国废品更加无处可去,回收业不赚钱还倒赔!

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依赖于垃圾的收集、分类和出口这一体系,如今中国的禁令已然砍断了该体系的第三条腿。不过,英国《经济学人》就指出,这一禁令并不是中国影响废品贸易的唯一举动,美国近期在经贸上的我行我素行为已经促使其贸易伙伴开始反击,其中就包括回收的金属商品的进口税。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在经贸上没有要收敛的意思,那废品——每年有1090亿美元的废品贸易往来——将与许多其他商品一道受到影响。而从当前来看,美国因为垃圾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过去一度靠回收资源赚钱的美国马萨诸塞州如今反而要支付高额费用请处理工厂运走回收物;有些财务困难的回收业者也关门大吉,让当地政府不得不将他们的回收物掩埋或焚化。有的美国社区则不知道还能否继续负担回收成本,甚至干脆把所有瓶罐和塑胶容器直接送到处理不可回收利用废物的垃圾场。

中国退出大部分回收市场让美国等发达国家措手不及,或许在经过这段时间的震荡之后,全球垃圾回收产业链将会重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关键力量,而中国的一举一动也必将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所幸的是,美国已经开始传出缓和经贸关系的信号,这意味着其与中国的废品贸易也存在着一丝生机。

关注【金十数据】,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财经大事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