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猫咪越来越被人们喜爱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猫主子被铲屎官请回了家,免疫、驱虫、喂食、梳毛、洗澡……一样不落,即使主子经常对自己爱答不理,但只要它喵喵叫上两声,就恨不得把它宠上天去。即便是短期没有条件养猫的爱猫族,也要每天打开手机,对着别人家的猫,云养猫云吸猫一阵。

相对于汪星人的好动与粘人,喵星人作为宠物似乎更快地适应了城市的生活。他们不仅拥有符合人类审美的完美外表,性格也更加安静、独立,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却能在需要时成为一个好伴侣。这些特点让喵星人迅速成为了城市的萌宠,养猫似乎也成了年轻白领的一种新兴时尚。

但也许你不知道,养猫这项时尚活动在八百年前的宋代,早已有之。

吴自牧《梦粱录》记载:

“猫,都人畜之捕鼠。有长毛,白黄色者称曰‘狮猫’,不能捕鼠,以为美观,多府第贵官诸司人畜之,特见贵爱。”

人类最早养猫本来是用来捕鼠的,但这里所说的长毛狮猫是不捕鼠的,不过人们还是“特见贵爱”,可见这种长毛小猫就是当时人们所宠爱的宠物猫。而宋代的铲屎官们到底有多爱自己家的猫主子呢?

酷爱宋代文化吴钩老师写了一篇文章叫《宋人怎么养宠物猫和宠物狗》向我们一一道来宋人养宠的那些事儿,我们不妨借吴老师的这篇文章来看看八百年前猫主子的快乐生活。

抓老鼠?不存在的!

宋代的猫咪是怎样的呢?

宋·毛益《蜀葵戏猫图》

《夷坚志》中是这样说的:

“桐江民豢二猫,爱之甚。一日, 鼠窃瓮中粟,不能出,乃携一猫投于瓮,鼠跳踯上下,呼声甚厉, 猫熟视不动,久之乃跃而出。又取其次,方投瓮,亦跃而出。”

这两只猫不但不主动捕鼠,就连对掉进翁中束手待毙的老鼠都无动于衷、熟视无睹,但尽管这样,主人还是对他们喜爱有加。

也难怪南宋诗人胡仲弓在一首《睡猫》诗写道:“瓶吕斗粟鼠窃尽,床上狸奴睡不知。无奈家人犹爱护,买鱼和饭养如儿。”对于这些放纵家中老鼠肆意妄为自己却在床上睡大觉的喵星人,主人不但不恼火,反而是给他们买鱼又买饭,像养小孩一样爱他们。

仔细想想这样的画面与我们今天把猫主子当成自己的儿子、女儿一样悉心呵护是多么相似,可见宋代人早已经把宠物猫当成了家人一般的存在。即使不具备任何捕鼠的实用功能还是非常疼爱它们。

宋·苏汉臣《冬日婴戏图》

主子走丢了?赶快请大家一起找

无论是在互联网还是在小区的电线杆、通告栏,你是不是经常能看到某位铲屎官不幸遗失了自己的喵星人后贴出的寻找告示?有些铲屎官甚至不惜高价答谢,有偿寻找自己的宠物。而宋人,恐怕更加夸张。

明人思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桧女孙崇国夫人者,方六七岁,爱一狮猫。亡之,限令临安府访索。逮捕数百人,致猫百计,皆非也。乃图形百本,张茶坊、酒肆,竟不可得。”

秦桧的孙女有一只非常喜爱的狮猫,不慎丢失后,竟然出动临安府协助寻找,画了上百张猫主子的肖像贴满了各大茶坊酒肆。这段文字虽然有后世为了凸显秦桧权焰熏天、以权谋私的意图。但是宋人的爱猫之心也由此可见一斑。

想想今天那些为了寻找、营救自己的猫咪不惜打电话报警的铲屎官们,不由得让人感慨,虽然相隔时间久远,但是在爱猫这件事上,从古到今,铲屎官们可真都是毫不含糊的。

宋·李迪《蜻蜓花狸图》

如何才能请回一只猫主子?

既然猫主子这么可爱,那么怎样才能把猫主子带回家呢?领养?购买?还有那些赖上你就不走了的?

在这一点上,宋人可要比我们讲究多了。宋人养猫,要用“聘”:亲戚、朋友、邻居哪家的母猫生了小猫,你想养一只,就要准备一份“聘礼”,上门“礼聘”回来。“聘礼”通常是一包红糖,或者一袋子盐,或者一尾鱼,用柳条穿着。黄庭坚有《乞猫》诗写道:“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陆游的一首《赠猫》诗也说:“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诗句中的“衔蝉”、“狸奴”,都是宋人对猫的昵称。

而今很多人都喜欢讲的一次词汇叫做“仪式感”,仪式感让平淡的日常生活有了更多的小惊喜、小乐趣,就像这聘礼尽管只是小小的一尾鱼、一袋盐,但是这份小礼物与这一个“聘”字却包含了对一个小生命的尊重与喜爱,这背后更是包含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这是一个经济富足、文化发达的社会才有的生命态度。正像吴钩老师所说:“宋人的生活,确实透出一种亲切的现代气息”,于是他把这些宋人日常生活的各种小细节集合到自己的新书《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中。

除了翻阅史料,吴钩还精心挑选了260多幅插画,用图像的细节去描绘宋代生活。翻开这本书,你会看到:他们养宠物、吃冰镇水果、玩博彩、爱鲜花、爱香薰……在这些至今仍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中,你能感受到亲切有趣,更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优雅与美丽。

所以各位养猫和云养猫的铲屎官,请翻开这本书,带你的猫主子一起回到宋代,看看宋代的喵星人和铲屎官的日常生活吧。

超级折扣

点击原文链接购买本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