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沙特與加拿大爭端升級 境外媒體:外交齟齬讓加拿大得不償失

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道 境外媒體稱,加拿大政府關切沙特阿拉伯“維權人士”被捕、惹惱沙特政府的事件愈演愈烈。繼沙特凍結雙方所有貿易和投資、下令加拿大大使離境並召回沙特大使後,國營的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也喊停直飛加國最大城市多倫多的航班。加拿大當局則不爲所動,堅持“將持續鼓吹民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月8日報道,沙加兩國關係雪上加霜。沙特官方“推文”稱:“沙特阿拉伯王國有權採取進一步行動”。沙特國營電視臺6日援引官員的話表示,在加拿大就學的1萬多名沙特學生及陪同留學的家屬將被轉往他國,此外,沙特政府似也已暫停所有學生赴加求學獎學金。

另據臺灣“中央社”8月7日報道,加拿大決意將“人權”作爲外交政策核心,槓上沙特阿拉伯,沙特暴怒凍結兩國貿易關係,加拿大恐爲此付出鉅額代價。

報道稱,利雅得當局6日宣佈驅逐加拿大大使,並切斷與加拿大的商業關係後,加拿大多名高層官員重申總理特魯多2015年上任後一直秉持的信念:國家進步的原則,沒有任何妥協。

加拿大財政部長莫諾7日說:“我們將引領我們的價值。”

“把加拿大價值帶到全世界至關重要,我們將繼續爲對待公民的正確方式發聲。”

報道稱,加拿大2013年同意向“沙特阿拉伯自由網”網站創立者拉伊夫·巴達維的妻子和3個孩子提供庇護後,便不斷向沙特施壓,要求沙特釋放遭囚的巴達維。

加拿大外交部呼籲利雅得當局“即刻釋放”巴達維的姐妹和其他“女性維權運動人士”的“推文”,這似乎成了讓兩國撕破臉的導火線。

近來,隨着沙特經濟逐漸多元化,加拿大亟欲擴大對沙特的投資和出口。

報道稱,沙特是加拿大在波斯灣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僅次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2017年,加拿大對沙特出口總額達14億加元(約11億美元)。

加拿大可能遭遇的首波重擊,或許與加拿大向沙特出售價值150億加元的輕型裝甲車交易有關。

加拿大外長克里斯蒂婭·弗裏蘭6日表示,她希望瞭解沙特對這樁採購案的立場。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教授莫馬尼說,儘管加拿大可能因爲這場外交齟齬丟掉幾筆交易,然而長期來看,以“人權”爲基礎的外交手段利大於弊。

報道稱,但其他分析師對此表示質疑。渥太華大學教授阿塔蘭就說:“跟人權沒關係,這只是一個很爛的藉口。”

前加拿大駐沙國大使查特森直言不諱地說:“我們的目的是要改善巴達維先生的處境嗎?如果是,我們失敗了。還是要影響沙特阿拉伯的大方向?我也不認爲我們已經達到目標。”

“我們提升了加拿大任何利益嗎?沒有,這是徹底的失敗。”查特森評價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