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餓叫做家長覺得你餓。

今天看到一個個新聞,不由得感覺膽戰心驚。

溫州一個13個月大的小女孩琪琪喫玉米撐破了胃,在醫院住了兩個月胃都沒有長好。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琪琪的媽媽前一天燒了一鍋排骨燉玉米,爲了給孩子補充營養,特意餵了她一大碗玉米。沒想到第二天,琪琪就指着肚子叫痛。

父母當即就把琪琪帶到診所開藥掛水,但琪琪的情況並沒有得到改善,反而愈發嚴重了。

肚子鼓成了一個球,並且孩子呼吸急促,好像快喘不過氣來了。

後來琪琪被緊急送去了兒童醫院,進行手術。 在麻醉前,琪琪出現了心臟停跳!幸好現場醫護人員的全力以赴,終於把琪琪從鬼門關口拉了回來。

打開腹腔,醫生都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 孩子的腹腔裏有着大量未消化的玉米,胃已經發生了破裂。消化道穿孔,胃直接被玉米撐破了!

經過三四個小時的搶救,醫生終於把琪琪的胃補好。 但是因爲感染嚴重,修補的胃一直很難癒合。十幾天後,醫生又給她做了第二次手術。

琪琪的情況着實讓人擔心與害怕,希望她能夠早點好起來。

爲何喫了一碗玉米竟會胃破裂呢?

其實,喫玉米本身是很健康的,它含有的營養成分非常均衡。但是,因爲 玉米中的膳食纖維很豐富(纖維在胃、小腸中卻不易被消化),過量食用玉米就會使大量的粗纖維堆積在腸道內,腸道內的氣體無法排除體外就會出現脹氣的情況。

即使是成年人進食大量玉米也會引起脹氣、消化不良,何況是一歲多牙齒還沒長齊的幼兒。案例中的琪琪正是因爲進食大量玉米而導致胃過度膨脹,從而激發胃破裂。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長大,恨不得把所有有營養的東西都塞給孩子。但孩子還小,有些營養食物真的消化不了。

孩子安全無小事,父母的一時疏忽、粗心,讓寶寶受了這麼多的苦,幸好沒有大礙,否則真的是追悔莫及啊!

有些家長會說 “我家孩子不知飢飽啊,總是會喫多怎麼辦?”

辦法只有一個

糾正不科學的餵養方式!

事實上,寶寶從出生起就知道自己該喫多少,因爲奶喝飽了寶寶就會停下來不再吮吸,而餓的時候呢,會以哭鬧示意“我餓了,我要喫奶!”

所以,寶寶是分得清飢飽的。真正導致寶寶不分飢飽的原因,是家長錯誤的餵養方式!

無論是嬰兒期寶寶喫奶,還是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家長一貫的思維就是 “喫多多,長壯壯”,認爲胖寶寶才健康,總想着讓寶寶多喫一點。

每每寶寶拒絕進食,或是說飽了,家長往往都會說“怎麼就飽了?才喫了幾口?”“再喫一口,乖~”導致寶寶認爲自己的感受不正確,久而久之,便不再依靠自身的感受去判斷飢飽,而是依賴於大人的餵養。

還有很多家長表示 “我家寶寶腸胃不好,喫什麼藥可以調理腸胃?”

其實, 改變不良的餵養方法纔是調理寶寶腸胃健康的關鍵!

喫飯是一件快樂的事,不要硬塞,更不要威逼利誘讓寶寶喫下去,尤其是那些難以消化吸收的食物。

有些寶寶喫太多還會嘔吐出來,甚至常訴腹痛,這是最損傷腸胃功能的。

要遵從寶寶自身的感受, 一旦寶寶明確表示自己飽了,家長就不要再誘導寶寶繼續喫。

如果這頓喫得不夠,那麼下頓寶寶自然會多喫,無需家長強迫。

此外,有些食物很討寶寶喜歡,家長一看孩子愛喫就放任寶寶無限制的狂喫,這樣的寵愛對於寶寶的健康而言一樣是有害無益。

總之, 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科學的營養搭配+定時進食,纔是正確的餵養方式! 不要再因爲你錯誤的寵愛,而給寶寶身體造成傷害了。

那身爲父母的我們,該如何預防孩子喫撐呢?可以先從下面這幾點做起。

調整飲食結構

多喫些清淡的、易消化的食物,不要一味地追求高熱量高脂的食物。 讓寶寶多喫蔬菜、水果、少喫肉,適當增加米食、麪食,適當喫些魚蝦。

兩歲以內的孩子儘量做一些清淡的菜粥、菜飯,再搭配點適合他咀嚼的葷菜,這樣就能營養均衡了。

喫飯七分飽

無論哪種食物,再有營養也不能喫太多,否則不但不能強健身體,在效果上只會適得其反。凡事都講究一個度,一旦超過了這個度,補藥也會變成毒藥!

三餐定時定量

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 不能餓一頓飽一頓。腸胃也是有規律的,該休息時休息,該工作時工作,否則會打亂生物鐘,影響消化。或者少食多餐的方法也是可以的,根據孩子的需求來。

晚上不宜喫得太飽

寶寶白天活動量大,喫東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動慢了,消化比白天慢,就很容易積食。因此 ,晚上喫飯別太飽,儘量遵循“早飯喫好,午飯喫飽,晚飯喫少”的原則。

睡醒半小時不進食

早上或中午寶寶剛睡醒時,半個小時內也不要立即進食,因爲胃腸等內臟從低運轉恢復正常需要一點時間。 可以先讓孩子適當地喝點水。

除了玉米以外,還有幾樣不易消化的食物值得家長注意!

油炸類食品

炸雞塊、炸薯條之類的油炸食物,含油脂和高脂肪,而這兩種物質堆積在胃裏就會造成疾病。油脂在高溫下會產生一種叫“丙烯酸”的物質,這種物質很難消化 。而孩子腸胃功能沒那麼強大,所以應該少喫或不喫油炸食物。

辛辣食品

辣椒、胡椒能刺激食道的內壁,喫完後會增加胃的負擔。即使之後採取措施,但你的胃任能受到同樣的刺激。

巧克力

寶寶大量食用巧克力不但會帶來多餘的熱量,也容易給腸胃造成不適。 而且3歲以下的寶寶是不適宜食用巧克力的。

柑橘汁

酸性飲料能夠刺激食道,刺激的部位就會變得紅腫。如果早晨起來,喝柑橘汁,就會提高胃腸內的酸性。如果此時你喝的是含有高濃度果糖的甜檸檬水 ,那就更要注意了,因爲攝入過量的糖會造成腹瀉。

奶油土豆泥

土豆泥本來是好喫又健康的食品,不過不少媽媽爲了讓土豆泥的口感更加細膩,口味更吸引,會在土豆泥中加奶油提香,而奶油正是難以消化的食物。 對於乳糖不耐的寶寶來說,土豆泥中加入奶製品會讓腸胃產生不適。

生洋蔥

洋蔥、大蒜、韭菜這類食材富含各類營養素,對孩子的成長大有好處,不過 這類食物的缺陷就是容易導致腸胃不適,如:脹氣、腹部絞痛等。

冰激凌

冰淇淋是不少孩子夏天必備零食,不過喫多了同樣會對腸胃造成負擔。 如果過多食用生冷食物,容易影響腸胃功能的正常運轉,造成食物很難消化,導致脾胃損傷。

豆類

豆類含有低聚糖,容易被腸道細菌發酵,分解產生一些氣體。進而引起腹脹氣、腹痛等症狀。 有腸胃炎患者儘量少食用豆製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和引起胃腸脹氣。

其實啊,說到底, 不想讓孩子承受喫太飽的痛苦,最主要的就是大人管住手、不去過多的喂孩子;管住孩子的嘴巴,儘量飲食均衡,這樣寶寶才能健康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