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夢·大國工匠】“女中豪傑”耿紅玲:開拓進取 癡心於葡萄酒事業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道(仝瑞勤):商丘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商丘市勞動模範”、“商丘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管先進工作者”冷谷紅葡萄酒傳統釀造技藝第五代傳人、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全國釀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71)委員、國家級葡萄酒評酒委員、葡萄酒高級工藝師……在黃河故道葡萄酒產區,說起耿紅玲,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耿紅玲接受採訪(趙亮 攝)

10月29日,國際在線河南頻道跟隨河南省網信辦和省總工會組織的媒體採訪團來到商丘市民權縣冷谷紅葡萄酒廠,採訪了這位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從事葡萄酒相關工作、用癡心和勤奮譜寫葡萄酒行業壯麗詩篇的“女中豪傑”。

癡心不改 勤奮執着

受家庭的薰陶,從學生時代耿紅玲就對葡萄酒充滿興趣,上大學她選擇了和葡萄酒相關的專業,畢業後分配到冷谷紅葡萄廠工作。她做過車間主任,擔任過科研所副所長,直到現在的總工程師。耿紅玲有一種倔強性格,不服輸、不放棄,別人能辦到的事情她要辦到,別人辦不到的事情她也要努力辦到。

開始在車間工作,她身兼多職,從配方調配到生產配置,從工藝設計到小試、中試、投產,從原材料檢驗到過程檢測、成品檢驗,她總是滿腔熱情,一絲不苟,完成一項項任務,破解一個個難題。“苦點累點能算啥,成績是幹出來的,不幹什麼成績也不會有。”耿紅玲經常說。

耿紅玲正在做葡萄酒酒精度檢測實驗(仝瑞勤 攝)

憑着對葡萄酒的癡心和執着,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她自學葡萄酒專業知識,2003年如願以償考取國家一級評酒師、葡萄酒釀造工程師,成爲河南省葡萄酒行業拔尖人才。

研發創新 碩果累累

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進口葡萄酒對國產葡萄酒產生了巨大沖擊。國產葡萄酒如何順應時代的發展?黃河故道產區葡萄酒如何異軍突起?耿紅玲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創新、研發新產品,如何才能走出一條區域特色發展之路,如何才能打造樹立自己的民族品牌。

於是,她常常鑽進實驗室一工作就是十幾、二十多個小時,試驗、分析、對比,翻書本、查資料、摸特點、找規律,不弄明白決不罷休。“常規產品一般需要調配3次左右,就能形成成熟的配方。開發新產品就需要嘗試很多次,經過很多次試驗,也纔有可能獲得成功。”耿紅玲介紹說。

最終,冷谷紅牌乾紅、乾白葡萄酒在結合傳統釀造工藝的基礎上引入現代技術,古爲今用,洋爲中用,推陳出新。比如:高含量白蘆藜醇葡萄酒誕生了,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桑葚葡萄酒研發成功了,更適合年輕人口感的“187星座”小支葡萄酒上市了等等。短短几年時間,冷谷紅葡萄酒的產品達到5大系列近百個品種,公司年產值連年保持30%以上的遞增速度。

隨之是一項項榮譽接踵而至:2次“全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金獎”,1次“中國國際農產品貿易博覽會金獎”,2次“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3次“中國林產品創新獎”,“商丘市第二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公司被評爲“河南省葡萄酒質量標杆企業”“河南省十大創新企業”“河南省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等。耿紅玲爲冷谷紅公司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耿紅玲正在做產品配方調配實驗(仝瑞勤 攝)

奉獻擔當 開拓進取

“身爲技術人員,爲了公司發展我們必須去努力、去開拓。不然設置這個崗位還有什麼意義。”耿紅玲經常這樣說,她對工作、對自己總是高標準嚴要求,不遺餘力,信心滿滿,處處釋放着正能量。

耿紅玲在葡萄酒事業中不知疲倦地耕耘着。爲提升專業技術水平,她自費到河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葡萄酒發展中心學習,瞭解掌握新技術新知識,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走在行業的前頭。

2006年,國家葡萄酒檢測中心要招考葡萄酒評委,耿紅玲知道後毅然報名參加,最終脫穎而出,成爲全國僅有的39位評委之一。2014年被河南省葡萄酒公共技術研發中心聘請爲總工程師。2015年被河南省酒業協會聘請爲果露酒資深品酒委員。2016年3月被全國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聘請爲全國釀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71)委員,並參與起草《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發酵酒及其配製酒生產衛生規範》。

2016年6月至今,分別發表了《確保食品微生物檢測的質量保證的幾點建議》《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桑椹葡萄酒澄清工藝的研究》《葡萄酒中白藜蘆醇總量穩定性的研究》《葡萄酒、果酒中揮發酸分析方法的研究》等多篇論文。

一串串閃光的足跡,一件件高質量的作品,處處凸顯着耿紅玲對葡萄酒事業的癡心。

面對未來,現已50歲的耿紅玲,壯志滿懷,仍堅持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爲葡萄酒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她在座右銘上寫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爲夢想,奮鬥不息;爲希望,追求不止。”耿紅玲如是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