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通讯员夏咸恩、周龙霞)群山叠翠,云雾腾飞。10月31日,鹤峰县红鱼村吊脚楼群在阳光照耀下,宛若世外桃源。

吊脚楼是土家文化中富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文化符号,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目前,原始的土家吊脚楼数量正在逐年减少。据红鱼村支书孙勇介绍,该村目前尚存较完好的吊脚楼50多栋,村里“年龄”最长的吊脚楼已有100余年历史。

相比传统的两层吊脚楼,在红鱼村还有不少三层结构,三层吊脚楼建造工艺更为复杂,功能更多,外观更具观赏性,存世数量比较罕见。

土家吊脚楼具有通风防潮,避暑御寒的好处,第一层通常被用作养殖牲畜、第二层住人,三层的吊脚楼兼具前面两种功能的同时,第三层还可以用作储物,方便了土家人的生产生活。

红鱼村三组村民刘大双,今年已经85岁,十八岁学会做木匠修吊脚楼,红鱼村大部分吊脚楼都有他的心血。据他介绍,目前该村会修吊脚楼的木匠还有一人,二组的田阳生,今年也已84岁。

“吊脚楼是先民智慧的结晶,他们依山势建房,把底层架空,房子用木结构承重,不用一钉一铆,同时还有精美雕刻,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浑然一体,看起来真是乖呀!”刘大双老人充满感慨。

刘大双介绍,吊脚楼的建造过程包括伐青山、架大码、排扇、立屋竖柱、祭神上梁、雕木画柱等过程,一套房子建好,需要很多木匠合力,建造过程中也有很多礼仪与讲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文化逐渐淡化,消失。

虽然刘大双和田阳生都是老木匠,建造吊脚楼工艺高超,但是两人均已多年没有建过吊脚楼了,与六十年前修建吊脚楼的繁荣景象相比,如今建吊脚楼的越来越少。

随着村民们外出务工,红鱼村许多吊脚楼闲置无人,年久失修,一任风雨侵蚀。住吊脚楼的大多也都是留守老人,村民向海燕家的三层吊脚楼约有30年的历史。由于一家人长期在外打工,房子无人照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他家探访时,墙上已经布满灰层和蛛丝。

吊脚楼建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2011年,“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该村吊脚楼建造工艺正濒临失传。

鹤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程晓介绍,没有经费、人手不够,是进行非遗保护最大的瓶颈,他建议尽快建立健全“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保护经费投入与监管机制;同时重点区域配齐专项保护人员;加大对各级传承人的经费补助,鼓励更多人对濒危技艺重新修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