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暢、通訊員夏鹹恩、周龍霞)羣山疊翠,雲霧騰飛。10月31日,鶴峯縣紅魚村吊腳樓羣在陽光照耀下,宛若世外桃源。

吊腳樓是土家文化中富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文化符號,是農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目前,原始的土家吊腳樓數量正在逐年減少。據紅魚村支書孫勇介紹,該村目前尚存較完好的吊腳樓50多棟,村裏“年齡”最長的吊腳樓已有100餘年歷史。

相比傳統的兩層吊腳樓,在紅魚村還有不少三層結構,三層吊腳樓建造工藝更爲複雜,功能更多,外觀更具觀賞性,存世數量比較罕見。

土家吊腳樓具有通風防潮,避暑禦寒的好處,第一層通常被用作養殖牲畜、第二層住人,三層的吊腳樓兼具前面兩種功能的同時,第三層還可以用作儲物,方便了土家人的生產生活。

紅魚村三組村民劉大雙,今年已經85歲,十八歲學會做木匠修吊腳樓,紅魚村大部分吊腳樓都有他的心血。據他介紹,目前該村會修吊腳樓的木匠還有一人,二組的田陽生,今年也已84歲。

“吊腳樓是先民智慧的結晶,他們依山勢建房,把底層架空,房子用木結構承重,不用一釘一鉚,同時還有精美雕刻,與自然景觀相互映襯,渾然一體,看起來真是乖呀!”劉大雙老人充滿感慨。

劉大雙介紹,吊腳樓的建造過程包括伐青山、架大碼、排扇、立屋豎柱、祭神上樑、雕木畫柱等過程,一套房子建好,需要很多木匠合力,建造過程中也有很多禮儀與講究,隨着時代的發展,這些傳統文化逐漸淡化,消失。

雖然劉大雙和田陽生都是老木匠,建造吊腳樓工藝高超,但是兩人均已多年沒有建過吊腳樓了,與六十年前修建吊腳樓的繁榮景象相比,如今建吊腳樓的越來越少。

隨着村民們外出務工,紅魚村許多吊腳樓閒置無人,年久失修,一任風雨侵蝕。住吊腳樓的大多也都是留守老人,村民向海燕家的三層吊腳樓約有30年的歷史。由於一家人長期在外打工,房子無人照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他家探訪時,牆上已經佈滿灰層和蛛絲。

吊腳樓建造工藝複雜,成本較高,2011年,“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該村吊腳樓建造工藝正瀕臨失傳。

鶴峯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程曉介紹,沒有經費、人手不夠,是進行非遺保護最大的瓶頸,他建議儘快建立健全“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保護經費投入與監管機制;同時重點區域配齊專項保護人員;加大對各級傳承人的經費補助,鼓勵更多人對瀕危技藝重新修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