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榴弹属于一种消耗型武器,因为其威力大,生产和使用都很简单,所以在历次的战争中它的消耗量是惊人的。从外形上可以将手榴弹大致区分为木柄手榴弹和卵形手榴弹,二战期间木柄手榴弹的代表应该是德国的M24手榴弹。

M24手榴弹是德国一战后在M1917手榴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其更加先进威力更大。该手榴弹的重量是624g,其中装填的TNT炸药快达到了全重的一半,即200g,其可以对半径10M的所有目标造成杀伤。M24不仅可以杀伤敌方人员,有时还是德国士兵清除敌方工事的利器,因此在二战时有“高爆手榴弹”之称。德国M24手榴弹在战场上的优异表现,引起了多国的关注,并加以仿制。当时我国各个兵工厂都仿制了M24手榴弹,其中以巩县兵工厂生产的巩式手榴弹最有名。

巩县兵工厂

虽然巩式手榴弹是在德国的M24手榴弹的基础上生产的,但是从影视和照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德国的木柄手榴弹长度明显比我国的手榴弹长。查询后不难得知,M24手榴弹的全长是356mm,而我国的巩式手榴弹的长度仅有220mm,重量也相对较轻,为450g。以上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原来当时德国人认为手榴弹的木柄长度越长,在山地环境下投掷时越不易发生翻滚,士兵在使用时还比较容易操作,可以更精准的命中目标区域。虽然这些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木柄过长会大大的增加手榴弹的体积,会对士兵的携带和运输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就是手榴弹的木柄较长,就代表需要消耗较多的资源。由于当时我国的资源本就不多,所以巩县兵工厂在仿制德国手榴弹时结合了我国的一些实际情况,将手榴弹的木柄加以缩短,生产出更适合我国士兵使用的巩式手榴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