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财经团队原创出品

世界上最毒的不是鹤顶红,而是人心。

01

据新京报今天凌晨消息,弑母三年外逃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已于4月21日在重庆江北机场乘机时被抓。

这个曾经轰动一时的血案,总算有了破案的机会。

北大学子杀母,动机被揭,每位家长都值得反思

三年前的2016年3月3日,福州警方发布了一则悬赏通告。通告称:

2月14日情人节,警方发现一名女子谢天琴死在福州一所中学教职工宿舍内,其22岁儿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悬赏5万元缉捕。

北大学子杀母,动机被揭,每位家长都值得反思

据警方透露的细节判断,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杀害。

2015年6月,吴谢宇通过网络购买了刀具、防水布、塑料布、隔离服、医生护士服等,其中仅刀具就购买了菜刀、手术刀、雕刻刀及锯条多种,于7月11日将谢天琴杀害。

根据作案工具分析,吴谢宇一开始的计划是,将受害人杀害后进行分尸,据媒体爆料,警察发现尸体时,受害人的头颅被砍了好几刀,几乎要脱落。

犯罪嫌疑人可能低估了分尸的难度,最后放弃。另从网上购买了活性炭、塑料膜、壁纸、真空压缩袋等,将尸体用塑料布层层包裹,并在缝隙处放了活性炭吸收异味,作案后封死住处,并在屋内安装了监控视频。

案发后,吴谢宇用他母亲谢天琴的手机,给一众亲戚发短信,谎称自己将去美国麻省理工做交换生,母亲谢天琴一起陪同,要借一些钱。

据了解,犯罪嫌疑人通过此招,共向亲友借款144万,拿着这笔钱,犯罪嫌疑人没有回北大宿舍,而是辗转于上海、河南。

在上海期间,犯罪嫌疑人吴谢宇通过她母亲的日记剪贴复印,伪造辞职信,让事情一切都变得的顺理成章。在河南,他结识了一位性工作者,还有与其结婚的想法。

这期间,没有人怀疑过谢天琴被遇害。直到2016年2月5日,临近2015年农历除夕,犯罪嫌疑人主动设计报案,发信息给他舅舅,说他与母亲要从美国回老家过年,并让其接机,没有接到人的舅舅,在年后警察上班的第一天,即2月14日,在受害人住处发现尸体。

北大学子杀母,动机被揭,每位家长都值得反思

02

从整个案件发展情况来看,是典型的高智商谋杀,如果不是犯罪嫌疑人主动设计报案,恐怕到现在都不会有人知道谢天琴被杀。

犯罪嫌疑人吴谢宇也不愧是北大的高材生。他从小就是邻居嘴里“别人家的孩子”。小伙伴们都称他为“宇神”,从小学到大学,吴谢宇都是小伙伴们的模范。

北大学子杀母,动机被揭,每位家长都值得反思

他1994年出生,之后随其父母到福州生活,2006年,吴谢宇进入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这也是他母亲的工作单位。2009年,吴谢宇中考考了437分,全校第一,当时学校还发了喜报。这一成绩,仅比当年福州市中考最高分438.5分低了1.5分。

因此,才有了“宇神”的称号。

2010年,吴谢宇父亲因病去世,剩下他与他母亲相依为命。高中期间,吴谢宇品学兼优,获得过福州一中最高奖项“三牧之星”奖学金,2012年,吴谢宇以福州一中高考状元的身份,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录取。

大学期间,犯罪嫌疑人吴谢宇也拿过奖学金,甚至在参加校外英语培训学习GRE时,也拿下了奖学金。

吴谢宇在北外参加了GRE考试,获得了高分:Verbal(词汇) 165分,Quantitative(数学) 170分,作文(AnalyticalWriting) 4.5分。(新GRE满分:170+170+6)。

如此光辉耀眼的成绩,不出意外,2016年北大毕业后就会去美国深造,走上人生巅峰。

但事情没有按照正常轨迹发展。

至今也没有人明白,这么一位在人人心中都是好孩子,品学兼优的北大高材生,为何会杀害自己的母亲,且一开始就丧心病狂想着分尸?

北大学子杀母,动机被揭,每位家长都值得反思

从事情经过来看,他作案前一个月就买好了作案工具,显然是一场有预谋的杀害,而非一时口角导致的冲动杀人。

网上有人从心里学、性角度展开了各种分析。通过案件细节仔细梳理后,本号认为,吴谢宇最大的杀人动机,可能是犯罪嫌疑人想摆脱他母亲谢天琴的控制欲。

03

从犯罪嫌疑人的朋友与同学向警方提供的口供可以看到,吴谢宇平时懂礼貌、尊敬师长,也很爱他的妈妈。

据犯罪嫌疑人的初中老师回忆,每逢三八节、教师节,吴谢宇都会发去短信祝福。

对他的母亲,也时常隐晦地表达对谢天琴的爱。

比如,有人在吴谢宇的个人主页上发现,2012年12月25日,他转发量一张上有模糊文字的图片,仔细看,可看到图片底层写着“love u mom”。

还有一次转发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形单影只坐在一盏油灯下,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图说是“如果拿你身上20斤肉换取母亲的十年长寿,你愿意么?愿意的请转发”。

果然是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此情此景,在小说中,在电视电影中,都有过似曾相识的画面:从小到大都在父母的安排下做一些父母所谓的,为他好的事,在别人眼中永远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但忽然有一天,压抑在心底的小宇宙爆发,干出了一些让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的事情。

据犯罪嫌疑人吴谢宇的高中同窗回忆,吴谢宇几乎每晚都和他母亲通话。大学期间,两人曾一起住过几晚,他也每晚必和母亲通话。

与母亲通话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每晚。正常情况下,即使母子关系再好,一周也最多两三个电话,一般情况下都是一周一个或者一个月两三个的样子。

从每晚必与母亲通话这个细节来看,极有可能是他母亲每天一个电话监督他的学习和生活,看看有没有按照她的安排来做。

小学、中学都在母亲身边,无法逃离母亲的控制,大学虽然去了北京,仍是一天一个电话,没有摆脱控制。唯一能从心里和距离上摆脱他母亲控制的方法,就是出国留学。

于是他考GRE,想象着逃离后的美好生活。

但没想到的是,他母亲谢天琴提出可以辞职陪同他一起出国,这或许就是引爆他心里小宇宙的燃点。

小学中学被控制忍了,大学被远程控制也忍了,但出国留学还要被控制,他不能忍受,选择以极端方式反抗。

于是便有了这场有预谋的杀害。

从作案后犯罪嫌疑人的生活经历来看,吴谢宇好像丝毫没有因为杀害他母亲而产生过心理愧疚,或者害怕,杀害他母亲之后,他还在他母亲住处周围的酒店住了十几天,处理尸体之后才撤离。

随后骗取了亲戚144万,有人分析,犯罪嫌疑人是打算带着这笔钱偷渡,也有人说犯罪嫌疑人想到国外去做整容。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从公开的细节来看,没有看到犯罪嫌疑人的任何后悔迹象。在他主动设计报案的细节中,似乎还透露出了一种智商碾压心理。

在设计报案之前,他还去ATM提现,露了个脸和记录,意在告诉警察,网上说的他与他母亲双双遇害是假的,他没有死。

北大学子杀母,动机被揭,每位家长都值得反思

04

这个案件,带给了我们至少两个思考:

1、父母对孩子的宠爱和控制,尤其是控制欲要适可而止,超过一定的度,就是冒犯,会适得其反。

父母总是为孩子考虑着一切,甚至为他铺好了一辈子需要走的路。小时候上什么辅导班,高考报什么专业,选什么学校,都在父母安排之下,甚至和什么人交往,和什么人谈恋爱,也都要按照父母的安排去做。

每当孩子反抗时,父母总是说“这都是为你好”。他们不清楚,虽然孩子是自己生的,但从降生的那一刻开始,孩子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属于任何人。

每个孩子有自己路要走,有自己的命运要应对,父母眼里的安排,于孩子并一定适合,不适合强压着他们去做,最后只会适得其反。

父母给的压力一旦达到了临界点,脆弱的孩子可能会选择自杀,摆脱提线木偶的生活。狠毒一些的,就会像吴谢宇这般,丧心病狂,一改往日的温顺,变得凶神恶煞。

2、学校的责任不只是让学生成才,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人。

只有成人,“才”才有意义,否则只会提升他们做坏事的能力,贻害社会。

这些年,高校时常被曝光一些杀人案和丑闻。比如,2013年著名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所投毒案件,因为一点琐事,犯罪嫌疑人林森浩便向室友黄洋的命。

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金城学院袁某因一件小事,用匕首刺死室友蒋谋。

而此次吴谢宇涉事的内地最高学府北大,最近几年也是丑闻不断。

2018年,前北大教授,后任南京大学文学院语言系主任的沈阳20多年来性侵多名女生,并导致一名女生自杀丑闻曝光。

2012年,著名的北大淫棍门。

2006年北大学生安然杀害同班同学崔培昭,据媒体报道,受害人被砍了80多刀……

我们的大学,该好好反思一下。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高质量的财经号,财经观潮。楼市、股市、财经、科技,你想要的都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