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农药助手:经销商农户必备,免费查农药化肥三证、农资报价、作物病虫害防治;实用的植保文章分享平台!欢迎加主编微信交流:junze5678,投稿:[email protected]

  病害

  1.霜霉病

  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

  病斑从植株下部向上扩展。

  病斑初呈淡黄色,扩大后呈不规则形,边缘不明显,叶背病斑上产生灰白色霉层。

  发生严重时,病斑互相连结成片,后期变黄褐色病斑。

  湿度大时变褐,腐烂,严重的话整株叶片变黄枯死。

  2.发生规律

  菠菜霜霉病发病最适生育时期是5片叶以上。发病高峰期为春季3-4月和秋季9-12月。

  一般春季雨水较少发病轻,秋季雨水多且雨水重发病就比较重。

  3.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选择:

  嘧菌·百菌清、恶酮·霜脲氰、霜·代·乙膦铝、丙森锌、甲霜·百菌清等。兑水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喷一次。

  发病普遍时,可选择:

  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胺、吡唑醚菌酯、霜霉威·乙膦酸盐、烯酰吗啉+百菌清等兑水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一次。

  农药要交替施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2.病毒病

  苗期染病,在心叶上表现为明脉或黄绿相间的斑纹,后变为淡绿与浓绿相间的花叶状。

  严重时心叶扭曲,皱缩、萎缩,病苗矮小。

  成株期染病,多表现花叶或心叶萎缩,老叶提早枯死脱落或植株蜷缩成球状。

  发生盛期在3-5月和9-12月。由桃蚜、萝卜蚜、豆蚜、棉蚜等进行传播。

  春秋干旱、邻作田块有瓜类或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发病较重。

  发现蚜虫时,可选择螺虫乙酯、氟啶虫酰胺、氯氢·吡虫啉等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一次。

  发病前至发病初期,可选择宁南霉素、嘧肽霉素、盐酸吗啉胍·乙酸铜等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一次。

  3.根结线虫病

  发病重时,拔起植株,细观根部,可见肉质根变小、畸形,上面有许多瘤状根结。

  地上部表现生长不良、矮小、黄化、萎焉,好像缺肥水或枯萎症状,严重时植株枯死。

  根结线虫生存最适温度25-30℃,高于40℃,低于5℃就很少活动,55℃的话10分钟就死了。

  根结线虫危害砂土比粘土严重的多。连作地块、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的土壤适宜线虫活动,有利于发病。

  菠菜生长期间发生线虫,可用阿维菌素等灌根,并加强田间管理。

  4.茎枯病

  主要危害茎部。

  发病初期在茎部产生梭形至不规则形灰色条斑,病斑边缘黑褐色,后期病斑上常产生黑色小点。

  发病严重时病斑绕茎一周,导致病部以上枯死。

  生长后期雨水较多发病比较严重。

  发病初期,可选择嘧菌酯、氢氧化铜、氧化亚铜、喹菌酮等兑水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喷一次。

  5.心腐病

  发病植株茎基部呈黄褐色,严重时导致植株倒伏,湿度大时心叶坏死,发病严重时植株枯死腐烂。

  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雨水较多、雨后易积水、管理粗放、缺肥缺水、长势较差发病较重。

  发病初期,可选择异菌·福美双、福·嘧霉+百菌清、氢铜·福美锌等兑水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喷一次。

  6.猝倒病

  发病初期在幼苗近地面处的茎基部根茎部,产生黄色至黄褐色水浸状缢缩病斑。

  后导致幼苗倒伏死亡,一拔即断

  适宜发病地温为10℃。该病主要在幼苗1-2片真叶期发生。

  发病初期,可选择烯酰·吡唑酯、烯酰·锰锌、霜霉威·乙膦酸盐、恶霉·甲霜+恶唑菌酮·锰锌等兑水喷雾,视病情间隔5-7天喷一次。

  7.炭疽病

  叶片发病初期产生浅黄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至椭圆形黄褐色再到灰褐色,病斑周围有晕圈,中间常生有小黑点。

  栽培地块地势低洼、播种密度大、雨水较多、雨后易积水、管理粗放,植株长势差的发病比较重。

  发病初期,可选择唑菌胺酯+丙森锌、苯醚·咪鲜胺、甲硫·福美双等兑水喷雾,视病情间隔7-10天喷一次。

  8.叶斑病

  菠菜叶斑病又称白斑病,危害叶片,下部叶片先发病。

  叶片染病,初期病部中间褪绿,外缘淡褐色至紫褐色,后逐渐扩展为白色斑,病斑圆形至近圆形,边缘明显。

  干湿变换剧烈时,病部中间易破裂,有的长出灰色霉状物。

  生长势弱、地势低洼、温暖潮湿条件下易发病。

  在发病初期,可选择碱式硫酸铜、波尔多液、百菌清、多霉灵等兑水喷雾。

  虫害

  1.蚜虫

  1.危害特点

  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在叶片背面和嫩茎上吸食汁液,分泌蜜露。造成叶片卷缩,生长停滞。

  在具备蚜虫繁殖的温度条件下,南方北方均可周年发生。

  蚜虫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对银灰色有忌避习性,可以通过设置黄板来诱杀部分蚜虫。

  发现蚜虫危害时,可采用螺虫乙酯、氟啶虫酰胺、吡虫啉、抗蚜威等兑水喷雾,视虫情间隔7-15天喷一次。

  2.潜叶蝇

  主要以幼虫钻入叶片组织内,取食叶肉,残留上、下表皮,出现半透明的泡状隧道,透过表皮可见里面的幼虫及虫粪。

  6月上中旬是危害盛期7-9月是第2-3代幼虫期,在此期间加强防治,否则幼虫老熟后脱离叶片入土化蛹,就不好治了。

  发现有虫危害,可选择灭蝇胺、阿维·灭蝇胺、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兑水喷雾,视虫情间隔7-10天喷一次。

  3.蛴螬

  幼虫主要咬断植株根茎造成植株死亡,常造成田间垄断。

  一年中活动最适的土温平均为13~18℃,高于23℃,逐渐向深土层转移,至秋季土温下降后再移向土壤上层。

  因此,蛴螬在春秋两季危害最为重要。

  生长期发生危害时,可选择辛硫磷、丙溴磷、阿维·高氯等兑水灌根。

  来源:农极客植保图谱

  关注化肥农药助手免费拥有——农药肥料数据库!

  查农药化肥三证、学农技知识、经销商种植大户必备

  (老用户,只需“标星”,新用户,只需“关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