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庸先生的閩北情緣①

近日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先生

離我們遠去

“大俠”已逝

但他與閩北的情緣永存

金庸與武夷山

2008年9月25日

金庸夫婦來武夷山遊玩

他去了武夷精舍、天遊雲窩、九曲溪

觀看了大紅袍傳統制作技藝

給武夷學院“金庸迷”講課

……

▲2008年9月金庸先生在武夷學院開講座

那一天,金庸先生穿着灰色毛背心,梳着大背頭,精神抖擻。

武夷學院人文與教師教育學院院長廖斌

上午9點纔開始的講座,7點半在會場外就大排長龍。原先只能容納500多人的校報告大廳,卻雲集了千人。會場內外被師生及各路媒體記者圍得水泄不通。

▲講座現場

講座上,年逾八旬的金庸先生依然精神矍鑠,風趣幽默,與師生們談笑風生。現場的師生中,大多都是金庸的超級粉絲,關於武俠小說便成爲提問的熱點。當時,金庸大方地向在場的朋友們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驗,同時對“大俠”的理解及其悲劇命運、如何評價現代魔幻武俠小說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金庸先生與熱情的武夷學院學生握手

當時我在武夷學院上大一,也參加了那次講座。

現在在泉州任教的倪俊峯迴憶說,我喜歡集郵,當時買了武夷學院校園封,想在現場讓金庸先生簽名。座談會一結束,我拿着郵資封從後排跑向主席臺。剎時,講臺邊上擠滿了索要簽名的同學。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工作人員接過我手中的郵資封,請金庸先生簽了名。

▲講座結束後給現場朋友簽名

10年後,倪俊峯翻看這枚簽名封時依然滿滿的感動:“感謝金庸大俠,給我們帶來的快意江湖,讓我們擁有了俠客情結、英雄精神、家國情懷! ”

講座結束後,金庸先生在學校友誼林植樹留念。

“當時我攙扶着他到友誼林植樹的,趁着他在車上休息的時候,我還向他要了個簽名。”回想起當年的見到金庸先生的情景,校商學院原黨委書記趙健全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說,“那個簽名,我一直珍藏着,要珍藏一輩子!”

兒女情長今猶在

江湖俠骨已無多

金庸先生走好!

來源:閩北日報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悲劇!閩北有車族注意了 這一幕令人痛心…

浦城18家餐館經營者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這項補貼提高1000多元!〉閩北人抓緊申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