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估值70億元到瀕臨崩塌 昔日“獨角獸”車置寶危崖求生

本報記者 劉媛媛 上海報道

從吸睛無數的“獨角獸”,到被大量用戶追債的“毒角獸”,二手車電商平臺車置寶的故事或難繼續講下去。

“當初賣車是迫不得已,爲了籌錢給我女兒看病,沒想到4個多月了還沒有收到車款。”來自江蘇連雲港的奚浩(化名)在跟《中國經營報》記者講述自己的賣車經歷時很是憤怒,他認爲車置寶就是一個“詐騙”公司,在資金已經出現問題時,還大量收車。“目前爲止只收到了1000元意向金,此後一再拖延打款時間,這可是我女兒的救命錢啊!”

“我是車商,去年12月向車置寶支付了一筆5.7萬元的車款,承諾5天內可提車,然而到現在也沒有看到車。”另一位來自廣東東莞的魏先生向記者反映,目前車置寶所欠款項僅東莞買家圈就達到了220餘萬元,多次上門維權均無效。“用我們買家的錢去填他們的財務窟窿,分明就是詐騙。”

奚浩和魏先生的經歷只是車置寶面臨危機的一個縮影,自2019年底,車置寶就頻頻被曝“拖欠車款”“拖欠員工工資”。不久前,創始人黃樂第三次被法院列爲限制高消費人員,車置寶亦被列爲失信被執行企業。

昔日“獨角獸”企業此刻瀕臨懸崖,全力求生。對於當前的困境,黃樂並不避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黃樂坦言最近的危機是企業發展至今最大的一次危機,目前公司財務上確實比較緊張,正在想辦法解決。但其並不認可“詐騙”“虛假宣傳”一說。“車置寶一直是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車款,這次出現支付不及時,主要是因爲此前對客戶的恐慌擠兌預估不足,公司的正常經營在持續開展。”

一再違約致多方受害

車置寶的大規模違約,涉及用戶數量驚人。截至4月5日,記者在消費者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統計發現,有關車置寶的投訴量已達1930條;聚投訴上,有關投訴則達886條。

連日來,記者採訪了10餘名車置寶用戶及員工。根據賣車車主們的敘述,自去年12月開始,車主們與車置寶簽署合同交車後,車置寶承諾3到10個工作日付款80%,剩餘尾款於過戶後付清。但4個多月的時間裏,這些車主均未拿到一分錢車款,車輛卻早已被過戶。

“現在是錢沒有收到,車也被拿走了,這期間聯繫車置寶內部工作人員,簽署了5次分期付款協議,卻沒有一次兌現承諾。”來自貴州貴陽的車主沈林(化名)告訴記者,車主與車置寶簽訂的最新分期付款協議已經將打款日期拖延至了6月份。

從車置寶買家角度看,同樣是“車財兩空”。黑龍江大興安嶺的買家蘆先生向記者表示:“2019年12月8日,我在車置寶APP購買飛度一輛,成交價5.75萬元,當天即付了全款,車置寶方面表示10天內可完成交易,但現在已經4個多月了,車沒看到,車款也拿不回來,實在沒辦法,現在我準備起訴了。”

看到車主與車商的利益受損,車置寶員工小南(化名)也感到無奈,他一方面要處理客戶維權糾紛,一方面自己也在艱難討薪。“我們員工從去年12月開始就沒有拿到工資,房貸、車貸還不起、社保也停了,車置寶還強制員工簽署離職協議,承諾只要簽署離職合同將會補發工資,但是補發日期一再推遲。”

面對上述控訴,車置寶方面坦言投訴的問題確實存在,公司並沒有逃避,一直在想辦法解決。財務上也確實緊張,領導們正在想辦法解決。

“雖然已經成立了8年時間,但車置寶本質上還是一個創業公司,成長過程中遇到坎坷實屬正常。無論對於公司還是我個人來說,最近的危機都是企業發展至今最大的一次危機。”在黃樂看來,這次大規模的車主、車商投訴導致的企業危機,本質上是一次恐慌導致的踩踏效應。“車置寶一直以來現金流健康穩定,但是在去年9月底至10月遇到了銀行大規模抽貸,這本來是一次常規事件,但因爲銀行年末政策原因等導致的時間差,後續貸款未能及時到賬,導致了車置寶短期內的資金鍊緊張。在去年11月,車置寶獲得了一筆銀行的100億元授信,但是此時競爭對手知道了車置寶資金鍊緊張的消息,在外部釋放了很多謠言導致了車主端、車商端的恐慌式大規模擠兌,讓公司在去年11月、12月出現了比較大的虧損,造成了現金流的緊張。”

明星企業高估值泡沫破裂

對於大部分車主、車商和員工而言,他們並不希望車置寶破產倒閉,只希望車置寶這個曾經的“明星企業”能夠儘快融到資、解決資金問題,這樣他們纔有希望拿回欠款。

天眼查信息顯示,江蘇車置寶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10年8月在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 早在2018年4月,車置寶就獲得南京市政府頒發的“獨角獸企業”殊榮。

2019年底,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車置寶以70億元估值進入榜單,與滴滴、Airbnb、小紅書等明星公司一起入選胡潤全球“獨角獸企業”。

然而僅隔數月,這樣一家高估值“獨角獸企業”就因資金問題訴訟纏身。根據天眼查信息,截至4月5日,江蘇車置寶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64條司法風險,其中法律訴訟35條、限制消費令1條、被執行人1條。

“實際上,車置寶從去年10月份開始就出現資金問題了,但線下門店仍在不斷宣傳、收車,拿用戶的錢來補自己的窟窿。”沈林認爲,如果資金緊張車置寶可以明說,沒有必要一再欺騙車主和車商簽訂不可能實現的分期付款協議,作爲南京市的明星企業,希望政府能夠幫助車置寶渡過難關,解決用戶反映的問題。

不過,黃樂解釋稱,車置寶不存在拖欠車商、車主款項用來週轉的情況。“車置寶一直是有股權融資的,現金流也一直比較充足,目前公司正常復工、正常運轉之後,很快授信資金、股權融資都會進來,公司不會佔用車商、車主的錢。”

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車置寶共進行了8筆融資,最後一筆發生在2019年1月,在由南京市政府牽頭,南京銀行、紫金投資集團主辦的“點金計劃”中,車置寶獲得2億元債權融資。

而根據股東信息,車置寶第四大股東爲江蘇紫金文化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而這家公司背後的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爲優化省級國有資產配置,支持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而組建的高科技投融資平臺,是國內最早設立的省級專業化創業風險投資機構之一。

這意味着,自成立之初,車置寶就擁有政府背書,是被政府部門看好的高新技術企業。 因此,不少車主、車商向記者表示,當初選擇車置寶也是看中這一點,如今出現危機,寄希望於江蘇省或南京市政府能夠出手相助。

在接受採訪時,黃樂表示,江蘇省、南京市包括南京江北新區一直給了車置寶很大的支持,在車置寶遇到危機時,審計、公安部門都介入了調查,證明車置寶在經營上沒有任何問題,僅僅是短期資金緊張導致的欠款延遲支付,不存在外部謠傳的“詐騙”“虛假車源”等問題。

但談及融資進展問題,車置寶方面稱,尚未收到相關進展信息。“公司管理層一直在與銀行、投資方溝通,對公司進行了增資。同時隨着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車置寶全國門店已經大部分復工,公司經營逐步恢復正常,經營現金流也在逐步恢復正常。因此,我們是有能力來支付此前欠車商、車主的資金的。”黃樂說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