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開發商遲延交房,購房者應該怎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本文提醒:買房時要保留好相關的證據材料,在遭遇遲延交房時,更要及時收集好相關的資料。

  遭遇開發商遲延交房,購房者應該怎麼維權?

  1、保留相關證據材料

  首先購房者在買房時就要注意保留相關證據材料。在發生延期交房的糾紛時,購房者一方面應當蒐集開發商延期交房的相關證據,另一方面應當保留關於延期交房造成的額外損失的證據。

  這樣,不論在與開發商協商過程中還是在提起訴訟時,都能夠明確其違約事實,既可以按照合同條款主張約定的違約金,在實際損失超過約定的違約金的情況下,也可以要求開發商按照購房者的實際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從而以事實爲依據充分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2、注意訴訟時效

  要注意訴訟時效的問題,就是說不能讓開發商無期限的遲延交房下去,一定要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

  根據法律規定,購房者應當自約定的交房之日起兩年內向開發商索賠延期交房的損失。在索賠時一定也要注意保存好相關證據,如通過書面函件方式索賠的就要保留好相關書面函件。

  如果在訴訟時效期限內向開發商主張上述權利,則新的訴訟時效就自主張之日起重新計算兩年。

  3、查看合同瞭解購房合同的相關條款

  遭遇開發商遲延交房,一定要查看購房合同,看看有沒有關於遲延交房的相關條款。如果合同中相關條款,則按照合同中的約定辦事;若沒有約定遲延交房的相關事項,則購房者可以考慮申請退房。

  購房者行使解除權的方式:

  (1)購房者沒有對開發商進行催告,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或者法律規定的一年期限內行使。

  (2)購房者對開發商進行催告,並於催告後給予三個月的期限,若三個月期滿後,開發商還不能如期交房,則購房者可以解除合同。

  對付開發商延期交房有三招!

  支招一:維權前先弄清逾期原因

  開發商逾期交房的情況在樓市交易中較爲常見。業內人士表示,開發商逾期交房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不可抗力的因素;開發商實力不足;建築方和開發商有資金糾紛,施工中止導致;因市政配套無法到位,樓盤小區配套無法如期完成。

  業主在收房前發現樓盤有各種問題而拒絕收房;開發商擅自變更規劃;開發商的樓盤還未經過有關驗收部門組織驗收合格等等。因此在維權前一定要了解逾期交房的原因。

  一般對於開發商自己的原因導致的逾期交房,並符合合同條款約定的時間,購房者可以要求開發商承擔相應責任。如果非因爲開發的責任導致的逾期交房,例如:自然災害、政府一些政策的調整、法律的變更、買房人自己的原因等,開發商的責任可相應地減輕或免除。

  支招二:可按合同約定索賠或退房

  在瞭解了逾期交房的原因後,購房者還需要仔細查看與開發商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看合同中對逾期交房是否有明確的規定。一般商品房買賣合同中都對逾期交房有相應的時間和違約金的約定。例如,在逾期不超過一定的天數,出賣人需要按日向買受人支付相應的違約金,合同繼續履行。逾期超過一定天數後,買受人有權解除合同。

  如果合同中有違約責任約定,購房者可要求開發商按照違約條款來承擔責任。也就是說,如果逾期交房不超過合同約定時間的,購房者可向開發商索要相應的違約金,而逾期交房超過約定時間的,購房者可有權要求退房。

  對於購房時辦理按揭貸款的購房者來說,如開發商逾期交房超過約定時間的也可審請解除合同,如開發商不同意可到法院訴訟。

  購房者選擇解除合同的,能否再要求支付違約金或要求賠償損失?

  購房者選擇解除合同的,也可要求開發商支付違約金。約金或賠償損失基本都是對違約造成一方損失的補償,解除合同後,一方仍然會存在損失,至少會發生購房款利息的損失,該損失應當補償,因此解除合同和違約賠償可以同時主張。

  支招三:購房時注意規避期房風險

  由於價格優惠、可挑選滿意的樓層、地理位置等,多數購房者買房時都會選擇購買期房。但與現房相比,期房又存在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例如:逾期交房、規劃變更等。

  提醒購房者由於一些開發商實力不強、信譽不好,從而造成逾期交房或房子質量差的現象不斷髮生。因此,購房者在買期房時一定要注意規避風險,首先要選好開發商,選擇品牌和誠信度較高的五證齊全的樓盤。

  此外,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明確約定違約責任。因爲,在期房交易中購房者是處於相對弱勢的一方,一旦交錢之後一切的主動權都會轉移到開發商一邊。若在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問題上沒有一個明確的處理方式來保障利益的話,購房者就很容易成爲受害者。

  在逾期違約責任問題上不僅要明確規定責任的承擔主體,還要設置有威懾力的違約賠款額度和具體的賠款時間,這樣才能起到約束效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