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煙雨客

落雪天氣,有故人來,不妨傾談平生事,有酒且沉醉……

某年的一個深夜,納蘭性德的老朋友梁汾來了,半世浮沉,譭譽是非,如今,都在酒中成爲了笑談。今夜,與君共醉,月色如水寒,功名何足道。

金縷曲·贈梁汾

德也狂生耳。

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

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

向尊前、拭盡英雄淚。

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

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

尋思起、從頭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

後身緣、恐結他生裏。

然諾重,君須記。

這一個夜晚,兩個真性情的人,杯酒平生,何其快哉。想來,令人神往。

古往今來,大多數人戴着厚厚的面具,隨波逐流,早已忘卻了本心,而真性情的人不多。但他們的故事,至今讀來,讓人在忍俊不禁中,爲之欽佩。

大學時,讀過一則洗馬的故事。這則故事出自明張岱的《快園道古》。

楊文懿公守陳,以洗馬乞假歸。行次一驛,其丞不知爲何官,與之抗禮,且問公曰:“公職洗馬,日洗幾馬?”公曰:“勤則多洗,懶則少洗。”俄而,報一御史至,丞乃促公讓驛。公曰:“此固宜,然待其至而讓未晚。”比御史至,則公門人也,長跽問起居。丞乃蒲伏謝罪,公卒不較。

驛丞不知道太子洗馬的官階,就很傲慢地問,你當洗馬(xiǎn mǎ)每天洗幾匹馬?楊公見此,也不想戳破,就很自然地說,勤快了就多洗幾匹,懶了就少洗。過了一會到了一個御史,驛丞催他讓位,楊公說等人來了再讓不遲。御史進來一看,是自己的恩師,立馬下跪請安。這下,驛丞尷尬了……

關於洗馬的故事,還有不少。

正統元年會試第一的劉定之,被景泰帝賞識,由侍講學士升任司經局洗馬。同僚們經常拿“洗馬”的字面意思取笑他。有一回上朝時,兵部侍郎王偉與他開玩笑說:“太僕(爲皇帝管理輿馬畜牧的衙門)馬多,麻煩洗馬一一洗之。”劉定之笑着說:“何止太僕要洗,諸司馬都不乾淨,我固然要洗。”言外之意,有“小司馬”之稱的兵部侍郎也不乾淨,需要“洗洗”。聞言者大笑。

某日退朝後,兵部尚書陳汝言遇到劉定之,開玩笑問:“劉大人,你的職責是洗馬,一天洗幾匹馬?”劉定之答道:“廄馬我都洗,唯獨大司馬洗不得。”大司馬,兵部尚書的別稱。

最有真性情的皇帝,當數學驢叫的魏文帝曹丕。他帶着羣臣去給王粲上墳,王粲生前最喜驢叫,於是曹丕建議一人學一聲驢叫給他聽。

那是怎樣率真的一幕場景,荒草離離的墳塋上,皇帝帶頭,羣臣應和,驢叫聲此起彼伏。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晉 · 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爲霜。

羣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

君爲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牀,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這位真性情的帝王,還留下了許多不朽詩篇,以及文學評論。草木搖落的秋天,他的感慨又是何其深長。我相信,這些文字,一定是發自心底的聲音,也才至今傳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