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寓揚

“簡直刺刀見紅”,當談到今年智能門鎖市場的競爭狀況時,一位從業者向我們吐露了心聲。

自2017年以來,智能門鎖市場便吸引了衆多玩家的駐足,目前已有五大派系、上千家企業、數千個品牌湧入,智能門鎖市場正在上演一場“千鎖大戰”。

智東西通過深入調查後發現, 千鎖大戰之所以誕生在當下,與智能硬件產業發展的階段緊密相關,而在千鎖大戰的背後,一場新一輪的產業角逐、行業洗牌即將到來。

千鎖大戰

2014年對於智能家居行業可謂是不尋常的一年。同年1月份,谷歌宣佈以32億美元收購智能家居創企Nest,對於行業而言無疑是一劑“重磅炸彈”,也某種程度上推動智能家居進入快車道。

伴隨着國內智能硬件的創業浪潮,智能家居領域的創企紛紛湧現,其中一個重要的細分場景就是智能門鎖。

這一市場經過2015、2016年的醞釀,2017年以來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據《2017中國智能鎖應用與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2017年智能門鎖行業銷量約700萬套,相比2016年銷量翻一番,並在未來幾年內持續保持這一增長,預計到2020年中國智能門鎖銷量將突破3200萬套。

數據來自《2017中國智能鎖應用與發展白皮書》

艾瑞諮詢也指出,2017年智能鎖行業市場交易規模近100億,預計到2020年行業規模將增長4倍以上。而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中國約有4億家庭,當下智能門鎖普及率不到5%,這意味着市場還有非常廣闊的空間。

彼時,互聯網公司、家電巨頭、老牌安防企業、智能家居創企、傳統門鎖和五金企業五大“派系”紛紛踏浪而來,湧入智能門鎖市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截止至2018年6月底,我國智能門鎖品牌已經超過3500家,生產企業數量超過1500家。“千鎖大戰”的局面已然形成。

互聯網領域,目前小米、華爲、聯想、360等公司紛紛切入智能門鎖市場。就在今年10月底,360發佈了一款智能門鎖M1,並打出了699元的售價(安裝費需另付300元),號稱打破行業價格底線。

小米公司生態鏈產品總監李明的微博

就在360智能門鎖發佈的4天前,小米公司生態鏈產品總監李明在其個人微博上透露,小米自主研發的首款智能門鎖經過1年多研發,即將上線,並曝光了產品諜照。

老牌的家電巨頭,比如海爾、美的、創維、TCL、長虹等,更是爭先恐後入局智能門鎖市場。對於他們而言,智能門鎖與家電具有較強的相關性,佈局智能門鎖能夠讓家電品類更豐富完善。此外,家電

巨頭積極打造智能家居、佈局全屋智能,門鎖也是其中重要一環。

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則是安防巨頭殺入智能門鎖領域的代表。在今年10月份的2018中國國際社會公共安全產品博覽會(安博會)上,海康威視與大華均展示了新品智能門鎖。以大華旗下智能家居品牌樂橙爲例,其推出了一款AI智能人臉雲鎖,這款智能門鎖搭載攝像頭與人臉識別技術,可以看做大華將其安防領域能力擴展至家庭安防場景。

新銳門鎖企業主要包括智能家居創企以及智能門鎖創企。比如圍繞酒店、公寓等B端市場較爲知名的雲丁、果加品牌,在C端領域較爲知名的鹿客品牌。

而在今年3月份錘子的新品發佈會上, 羅永浩在最後的one more thing環節發佈了一款別人家的產品——優點科技智能門鎖。據瞭解,優點科技整合了智能門鎖企業凱迪仕、提供智慧生活管理服務的芝麻雲與自身通信能力,來打造智能門鎖。

最後則是老牌的門鎖企業,比如德施曼、凱迪仕、匯泰龍、金指碼、名門等,憑藉他們在硬件以及供應鏈上的優勢或者技術優勢,將觸手伸向智能門鎖領域。

例如,五金行業起家的匯泰龍,近年也緊跟智能門鎖的浪潮,並在今年7月份推出系列新品,除了智能指紋鎖、超薄屏下指紋鎖外,還展示一款人臉識別智能門鎖。

以上五大派系上千個品牌湧入,搶灘智能門鎖市場。

智能門鎖行業之變

通過近期我們對市場的觀察以及多爲行業人士的深度溝通發現,今年國內智能門鎖行業在千鎖大戰的同時,也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

1、產品同質化

智能門鎖如今呈現出千家爭霸的局面,新品推出層出不窮,然而在市場喧囂背後,智能門鎖的同質化現象已開始呈現。在2018安博會展示的衆多智能門鎖中,較爲雷同的外觀,C級鎖芯、指紋識別等多合一解鎖方式已經成爲標配,產品本身並無太多新意。

並且不少企業開始在智能門鎖中加入攝像頭與人臉識別,以此形成新的賣點,比如大華樂橙、立林等均推出了支持人臉識別的智能門鎖。

而就在10月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了關於智能門鎖質量安全消費警示:搭載人臉識別功能和遠程開鎖功能的智能門鎖安全風險較高,建議消費者儘量不使用或關閉人臉識別功能和遠程開鎖功能。這無疑給智能門鎖市場潑了一盆冷水。

此外,據業內人士稱,不少品牌都採取直接貼牌(沒有核心技術與研發)的方式進行生產。如此方式生產,智能門鎖的同質化可見一斑。

2、單品價格逐步降低,行業競爭加劇

根據全國鎖具行業信息中心發佈的《中國智能門鎖行業半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我國智能門鎖行業銷量達到830萬套左右,超2017年全年的產、銷量。預計今年,市場需求量將達到1300萬套,產值或將突破200億元。

在市場銷量以年翻一番的速度高歌猛進的同時,市場的競爭也在加劇,最直觀了兩個數據,一個是前文描述的千鎖大戰,智能門鎖湧入的生產企業數量超過1500家,品牌數超過3500個;另一個是智能門鎖的單品價格。

根據天貓商城來看,從去年到今年智能門鎖的均價便宜了很多,去年品牌產品的均價在2000元以上,而今年這一價格差不多在1500元左右。短短一年,智能門鎖的市場均價就下降500元,其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金指碼一位員工告訴智東西,他們去年的整體出貨量近10萬套,主要依靠B端銷量,營收在7000萬左右,儘管今年銷量能夠實現大約一倍增長,但她用“簡直刺刀見紅”來描述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

3、C端銷量比重快速增加

一位業內人士稱,2016年智能門鎖在B端的出貨佔總出貨量的80%以上,2017年這一比重大約在70%左右,智能門鎖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B端客戶的採購。

而今年他認爲B端市場的份額將會進一步降低,大概佔到總銷量的60%左右;C端正呈現出快速的增長,未來將會逐步超過B端的銷量。

互聯網公司入局

近期360推出了一款售價699元的智能門鎖M1,而小米智能門鎖也即將上線,行業預測也會在千元以內。

儘管智能門鎖行業的競爭,已經將其均價從去年的2000元以上降低到今年的約1500元左右。而互聯網公司的低價入局,能否真正撼動行業,併成爲行業變局的關鍵力量?

這裏有兩個關鍵因素需要探究,一個是智能門鎖行業的價格底線在哪裏,另一個是智能門鎖的核心驅動力是否是價格。

通過與業內多位人士溝通我們發現,一把智能門鎖價格的高低取決於工藝、材質、電路板、指紋模塊等,比如在指紋模塊方面,不同的解決方案之間可能就相差上百元。

一位智能門鎖業內人士告訴智東西,通常來算,一般智能門鎖產品的成本在700~800元,這還不包括研發費、市場營銷費、售後服務費等。可見360智能門鎖已經觸及了行業的價格底線。

另一位業內人士則稱,如果產品品質能夠保證,在當下智能門鎖售價千元,才能夠覆蓋各方面的成本。

顯然互聯網公司又再走低價獲客的老路,他們在儘可能的觸及行業價格的底線,以此圖謀快速獲取銷量和用戶。然而對於創業公司或者智能門鎖公司而言,不盈利則可能意味着淘汰。

這決定了智能門鎖是一個強服務驅動的行業。而互聯網公司以低價或者成本價切入,一方面如何保證售後服務,另一方面一旦涉及售後服務,就意味着必須要有足夠的利潤空間保證服務質量,而這都是其需要面對的問題。

互聯網公司低價入局智能門鎖,更大的意義在於讓用戶對智能門鎖的認知度快速提升,以及讓用戶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嘗試新事物。至於能否撼動行業,最終比拼的還將是綜合競爭力。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本文由 國仁 授權 虎嗅網 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9898.html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