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貧困地區各級黨委政府來說,脫貧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比如我省的怒江州。今天我們請來了怒江州州長李文輝和怒江州發改委主任楊永鑄和我們談談怒江如何脫貧攻堅。

左:主持人 李莉

中:怒江州州長李文輝

右:怒江州發改委主任楊永鑄

易地扶貧搬遷是怒江脫貧攻堅的

重要力量

在怒江,很多人貧困的原因就是地理環境惡劣、交通不暢,貧困戶學益光原來居住的金滿村就是這樣的貧困村。

金滿村位於怒江州瀘水市洛本卓鄉的一個山頭,學益光家原來就住在這裏,雖然離鄉鎮的直線距離只有8公里,但是崎嶇的大山修路很困難,其它的配套設施就更談不上了。

怒江州瀘水市巴尼小鎮易地搬遷貧困戶 學益光:“以前我們在山頭上住木頭房、茅草房,很危險的,漏風、漏雨,沒有醫院、沒有學校,看病也難、孩子上學也難。”

去年年底,學益光和村裏16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一起從山頭搬到了新建成的巴尼小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家四口住進了95平米的新家,這可把學益光高興壞了。

怒江州瀘水市巴尼小鎮易地搬遷貧困戶 學益光:“到這裏是穩得住了,睡得香了,有電視、有衛生間、有廚房、有客廳、有臥室,通水、通電都方便多了,政策那麼好國家又給低保,還給邊民補助,還要退耕還林。”

怒江全州4個縣、市都是深度貧困縣,255個行政村中有249個貧困村,全州54.4萬人中就有16.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爲38.14 %,在全國“三區三州”當中,貧困發生率最高,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最主要的貧困原因就是環境惡劣、交通不暢。最近三年怒江州一共建了84個集中安置點,已經異地搬遷了32856 個貧困人口,到2020年還將易地搬遷64483個貧困人口。

問題

一、交通是不是制約怒江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因素?

二、怒江的地理特點和交通情況、經濟發展等與其它州市不盡相同,易地扶貧搬遷是不是較好的扶貧解決方案?

三、轉移搬遷之後很多羣衆的主要困難轉變爲如何解決就業問題,這方面怒江做了哪些工作?

四、有很多人就地就解決了就業問題,還和珠海市合作解決了一部分人外出打工的問題,這樣打工和以往常規的外出打工有什麼不同?

生態扶貧利己利國利未來

怒江是一個生態環境很好的地方,如何能既幫助老百姓脫貧,還能保護好生態環境呢?

姬海成今年22歲,一直居住在怒江州瀘水市魯掌鎮三合村,小夥子雖然身強體壯,但一直都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怒江州瀘水市魯掌鎮三合村生態護林員姬海成:“原來的情況是爺爺年事高幹不了活,我父親又是殘疾,去哪裏幹活都是我。”

家裏需要人照顧,姬海成也沒法外出打工,家裏的收入不高,還很不穩定,這讓姬海成一直很發愁。2016年國家提倡退耕還林,還設置了生態護林員,專門巡視附近的山林,這個工作讓姬海成一家徹底脫貧了。

怒江州瀘水市魯掌鎮三合村生態護林員姬海成:“有時候巡山,有時候做做農活,做這個(生態護林員)家裏面改善了不少,一年收入8400元,家裏面的生活就有了保障,現在家裏種了水稻,又種了一點玉米,還養了兩頭小豬豬。”

自從2016年怒江州設置森林管護人員等崗位以來,已有8559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被聘爲生態護林員,戶均每年增加工資性收入9300元。未來怒江還將落實聘用生態護林員30000人、河道管理員5981人、護邊員2091人公益性崗位。孫元友是村裏的保潔員,家裏有五口人,住在三河村的另一頭,原來也是貧困戶。

2016年年底響應國家號召退耕還林,他家有32畝田地,全部退耕還林,除了國家分期發放的每畝1500的補貼,在林間改種了經濟作物核桃和花椒,還有時間外出務工,現在的生活相比以前好了很多。

怒江州瀘水市魯掌鎮三合村退耕還林農戶孫元友:“退耕之前都是起早貪黑,都在地裏面幹活收入也不高,生活只是勉強維持,以前平均收入一個人(一年)只可能到2000元,退耕以後就沒有那麼累、那麼苦,都可以做別的工作,(現在每年)收入可能在五六千左右。”

三河村有402戶1328人,2013年建檔以來,三河村有94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人口323人。

怒江州瀘水市魯掌鎮三合村黨支部書記 唐才文:“經過幾年的政府扶持,安排公益性崗位退耕還林等等,保潔員、生態護林員等等,這些扶持對這94戶建檔立卡戶基本已經脫貧。”

2014-2016年怒江州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總面積47.14萬畝,項目惠及退耕農戶7.69萬戶,29萬多人,其中包括貧困人口2.3萬戶,7.96萬人。

把不適宜耕種的山坡地退耕還林,不但能改善貧困戶的生活,讓他們脫貧。另一方面,有了這8000多的生態護林員,當地的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實現了真正的“多贏”。

怒江州瀘水市魯掌鎮三合村生態護林員姬海成:“原來到處都有人砍樹,我們做了這個以後到處宣傳不要亂砍亂伐,現在砍樹的很少了,植被也多了。”

問題

01

怒江退耕還林工作現在進行到什麼程度?有多少貧困戶因此受益脫貧?

02

退耕還林之後採取了哪些扶貧方式?主要種植哪些經濟作物?效果怎麼樣?

03

怒江生態環境很好,很多貧困戶變成了森林管護人員、河道巡查人員、清潔衛生人員,這樣的工作對扶貧有什麼作用?對生態有什麼作用?對怒江未來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04

現在怒江扶貧攻堅最大的問難是什麼?未來會怎麼做?

想了解等多相關內容

請關注雲南廣播電視臺 公共頻道

YNTV-6

本週日(11月4日)22點25分播出的

《金色熱線·追蹤》

——

《怒江最重要的事-脫貧攻堅》

編導:姜弘宇 江濤

編輯:施施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跳轉鏈接↓

【新劇場·暖心女人系列·《我的姐姐》·向陽而生】她,是美麗善良的返城女知青,也是胸懷大愛的暖心大姐!都市頻道新劇場情感大劇《我的姐姐》,10月20日全國溫暖首播,每晚19:35三集連播!刁蠻繼母鳩佔鵲巢,矛頭所指一地雞毛!艱難困苦無言抗爭,改天逆命向陽而生!10月20日,看新劇場溫暖花開——《我的姐姐》向陽而生!

條碼君那麼拼,點個贊再走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