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報道我院李善民教授的講話: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政策的關鍵在於“引育並重”

新華網廣州11月30日電(關錦恆 王厚啓)11月30日,第十一屆琶洲論壇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創新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李善民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才發展迎來政策、經濟、社會與科技方面的利好,同時面臨着社會制度差異、教育相對不足等挑戰,大灣區內的人才政策應堅持“引育並重”。

新華網報道我院李善民教授的講話: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政策的關鍵在於“引育並重”

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李善民。新華網發

李善民認爲,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競爭優勢在於“人”,大灣區形成了將“人口紅利”轉化爲“人才紅利”的優勢。

李善民從國際視野、全國視野以及粵港澳大灣區三個角度探討了大灣區人才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從人才發展的機遇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科技基礎雄厚,國際化資源豐富。同時,大灣區人才發展面臨着四個方面的挑戰:一是人才流動受到制約;二是大灣區的教育相對薄弱;三是國際一流人才的數量有限;四是人才政策落地效果有待提升。

爲推動人才可持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應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李善民認爲,“引育並重”是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政策的關鍵。

在“引”的層面上,可建立大灣區人才特區,優化提升“珠江人才計劃”和“揚帆計劃”,重點引進創新創業團隊、高精尖人才,優化全國博士和博士後青年人才引進和流動機制,使其在醫療、社保、子女入學等方面享受當地居民同等待遇。

在“育”的層面上,應儘快在大灣區形成高等學校集羣,培育本土人才。區域內各地方政府要爲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環境,尤其爲高水平大學提高碩士、博士生的招生指標。

“大灣區人才的引進、培養和成長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也是非常重要的軟實力工程,應該得到各部門的重視。”李善民說。

新華網報道我院李善民教授的講話: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政策的關鍵在於“引育並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