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它见证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承,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随着书写习惯的改变,除了练书法,现在生活中已经很少用到见到砚台了。在宝应,有一位女藏家,她“不爱红妆爱收藏”,花费二十多年时间,收藏了上百方精品砚台!

古玩市场里注意到“冷冰冰”的砚台

在宝应县城的叶挺路上,有这样一处闹中取静的小工作室,里面整整齐齐摆放了几十方砚台。闲来无事,46岁的赵志红就会来到这里,端详、把玩,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她说,研究砚台会发现里面的很多奥秘、巧合和故事。

说起心爱的砚台,赵志红眼里闪烁着特别的光芒。1994年,刚刚20岁出头的她在一位朋友的影响下,收藏起了钱币和邮票,因为老往古玩市场跑,慢慢的,赵志红注意到了看似冷冰冰的砚台。赵志红认为,文房四宝的文人习气比较重,艺术价值高,上面有文字、篆刻、书法,比平常的纸质藏品容易保存,且种类也特别多。

据资料记载,中国砚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打造工具的研磨器。汉代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流行起来。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当时的人们发现了很多适合制砚的石料。其中,采用甘肃临洮的洮河石、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制作的砚台,被分别称作洮砚、端砚、歙砚,也就是流传至今的“中国三大名砚”。到了宋元时期,砚台有了进一步发展。赵志红说,宋朝是文人的天下,假如要文人穿越的话,最好是去宋朝,宋朝讲究宁静,而且美学也很好。

最为喜爱古拙朴素的砚台

赵志红的藏品中,就有一方体现宋人美学的端砚。砚台正面有一个凹下去的梅花造型,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装饰。赵志红介绍,宋朝讲究大道至简,所以这个砚台看起来特别纯净,现在有的人喜欢工艺好、漂亮的砚台,但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自己还是喜欢古拙、朴素的。这方砚台,风格简洁流畅,还相当注重实用功能。砚台的抄手是个小抄手,有个弧度,贴合手的形状,很好拿。

到了明清时期,砚台的制作工艺更为复杂,材质也更加丰富。砚台不光是清雅的文房用具,也成了绝佳的工艺品。赵志红说,明清的砚工为了迎合文人的审美,开始讲究工艺,雕刻也就精细了许多,当时还特别流行名人篆刻,名人在底下留座右铭或者喜欢的画。

赵志红的藏品还有一方清代的歙砚,也是一位名人使用过的。他叫朱彝尊,号竹垞,是清代的著名学者。赵志红介绍,这个砚台上面写着:一方神砚千顷良田,子孙保之富贵绵绵。砚台谐音砚田,文人用砚台磨墨、写字,就跟农民种地一样,他们对于自己的用品非常看重。传说文人去世后,会把生前用的砚台敲掉一个角来陪葬,以别阴阳,所以这个砚台可以称为虽残尤真。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朱彝尊,赵志红还特地购买了相关书籍。赵志红说,很多资料都是在台湾的一个孔夫子旧书坊买到的,将资料补齐了,再研究就会非常有意思,每个时期的砚台都能反映了每个时期不同的审美。

小砚台蕴含深厚人文精神

苏东坡曾说过:“平生以文为业,砚为田”。砚台除了有实用价值与欣赏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在古代,刻砚、赏砚、藏砚等等都曾经是最时尚的风潮。而在当下,作为一名砚台收藏者,赵志红也体会到了别样的乐趣。

赵志红展示了两方清代的端砚,大小、材质都很相似,上面各有一幅图画。其中一幅是龙马负图,相传在上古时期,一个龙头马身的巨型怪兽从黄河上踏波而来,兴风作浪、祸害老百姓。伏羲奋不顾身跳下河内与其搏斗七天七夜,最终在黄河上制服了龙马。伏羲根据龙马身上负的图,创造了先天八卦。另一幅是神龟载书,一个大龟上面负着书,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神龟从洛阳的洛河中驼出这个书,献给大禹,大禹根据这本书制定了九章大法,把天下划为九州,治水成功。

这两个远古传说中提到的“河图”与“洛书”,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有趣的是,赵志红的这两方砚台是分别收藏而来的。整理的时候发现,它们正好是对应起来的,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且差不多大。

这样的偶然和巧合,让赵志红喜出望外,而另一方看似简单的端砚也让她爱不释手。这个端砚是好友转让给赵志红的,端砚上有一种叫翡翠斑的石品,带一点绿色,有一点发黄,就像一叶兰花,很难得。当砚台遇上兰花,便诞生了这方风雅至极的兰叶端砚。作为一名文艺女青年,赵志红曾特别为它写过一篇文章。

古往今来,一方好砚台,往往会引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它题字或作诗。对于心爱之物,他们会妥善珍藏、乃至传递给家族后人。在现代,人们使用砚台的机缘越来越少,幸好还有赵志红这样的有心人,将这一方方砚台精心保存。

宝应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徐少奎介绍,在宝应收藏界中,赵志红的收藏数量是比较多的, 在女收藏队员中,可以说是耀若晨星、屈指可数,她收藏的砚台有不同朝代、不同材质、不同的名家制作的,所以她在收藏砚台方面,花了很大的精力。

赵志红说,她的好友曾经将自己的藏品出了一本书叫《童言墨语》,自己也希望有机会能把自己的藏品整理出版,和大家共享。

砚台的材质大都是石头、木头、泥等没有生命的物体,但一旦承载了墨、滋润了笔,它便成为了艺术的源泉,能传达用者的心意。这就是文房四宝的魅力!通过这些砚台,我们仿佛可以和古人心意相通,感受他们写字作画时的仪式感,以及那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朱蒋慧、王嘉楠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