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远播教育研究院携手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上海教育电视台共同打造的2018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汇集国内外数百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以“链接全球资源 · 创新未来教育”的全球视角探讨国内创新式教育的未来发展,推动中外教育创新文化的交流、促进教育产业的深度合作。

以下是嘉宾精彩的演讲内容!

巅峰对话

左▲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主持人 骆新

中▲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倪闽景

右▲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杨颉

对话内容

骆新:第一个问题请教二位,什么是国际教育?

倪闽景:国际教育是大背景,孩子生活的环境已经国际化、全球化。我们面临的问题,比如:环境问题、发展问题,都是全球化,所以我们的教育一定是国际化。

杨颉:我们可以回顾中国古代思想、经济最繁荣的时代,其实都是国际化的时代。欧洲也好,美国也好,也是得益于国际化的发展。如果从学校的角度讲,上海交通大学是非常受益于国际化的。

骆新:今天孩子们向一个国家对标,东亚、亚洲对标。哪个国家学习方式,更值得我们中国人思考?

倪闽景:国际化对于孩子来说,他要知道世界是由各个国家组成。除了欧洲、美洲以外,还有非洲、亚洲。所以国际化的话,对于像日本、印度而言,我觉得孩子们也应该更多的去了解。我们已经开始让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国家有这样的趋势,我现在看到有的孩子会到马来西亚读书,到菲律宾读书,而且学好以后可能会留在当地。我觉得一方面这也是寻找非常好的新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为国家在做贡献。我觉得这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化的过程。

我们可能会看到日本过去整个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八年有十八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包括印度也是,我们这样一段时间可能会觉得美国最好的一些公司CEO怎么都是印度人了。我觉得也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我们不用急。

杨颉:我觉得“国际化”本身不是简单的“教育什么样的人”比较的国家,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到可能被我们认为质量更好的地方去留学。随着我们改革开放,我们越来越得到国际上的尊重,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从上海交大来讲,我们在80年代的很多毕业生,当时我们去申请美国博士后都经常被拒绝,大家觉得中国的高等教育不行。现在我们去申请美国的名牌大学博士后非常容易,相对比较简单。而且要留在那边教学,直接与哈佛、MIT一个教室,最近也已经开始慢慢有了。一方面,我们的品质在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认可。这也跟我们主动的加入国际交流,加强自身的提升、国际社会对我们的认同有关。

骆新:现在的数量大概还不能同日而语,现在中国到美国的30多万留学生。但是美国到中国来的留学生,每年只有1万多。我也希望未来中国也成为他们最喜欢的“留学目的地”。

今天我们对话的主题是“未来的学习革命”。今天在座的很多教育工作者,甚至跟我提出了一个有点焦虑的感觉,说:未来颠覆现在教育的往往不是做传统教育的人,而是来自于教育之外的力量。您二位有没有考虑过,如果像Ben Nelson或者扎克伯格这样的做法,真的有新的教育理念进入,二位是不是觉得有压力?你们要做点什么改变吗?

倪闽景:Ben Nelson没来,我觉得密涅瓦大学最大的价值,是给了我们一种“教育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这样一种探索,而不是说将来所有的学校都像密涅瓦大学。密涅瓦大学是一年在旧金山学习,另外三年是在全世界其它城市学校。它好的地方就是,我觉得体现了中国“学习”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学”是向别人学习,“习”是自己在练习。

我今天为了开这个会,专门剪了个发。昨天晚上9点的时候,结果小伙子说:我只会一个发型。跟老师学过,在我头上练习。密涅瓦大学好的地方,就是“学120个最基本的知识点”,然后花三年时间去“学”。我觉得这种方式,带给我们很大的改变。我觉得我们应该放开思路,也许我们还有更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可以提供给孩子们。

骆新:安泰管理学院培养的可能更注重的是能力教育,所以人们都愿意到那个地方去,因为人们觉得这种教学相长的方式更好。这种方式放在安泰教育当中,您觉得有什么启示?

杨颉:MBA、EMBA也是学历教育,MBA和EMBA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跟学员经历和特质是相关的,因为他们很多程度上都有工作的经验,他们是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带着问题才来学习的。这个跟我们的基础教育当中有不同的地方,但是现在基础教育已经做了很多的改革。比如:你强调问题式的学习方式,以及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其实这个方面跟MBA、EMBA有共通之处,但是MBA、EMBA有一个大的特点,比如:全案例教学。有一些思想、有一些思路,我觉得是值得借鉴,因为我们现在中小学生;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小学生基础教育非常棒,我们交大的生源也非常不错。我们的学生很用功、很听话,但是到了高等教育之后就发现,他们的不足往往就在于太用功、太听话。因此在这当中,有一个“度”的把握。

骆新:中国的学生不太愿意提问,他们的好奇心和对世界探究的愿望不强。而且有的时候“爱赢怕输”,这虽然是人类的共性,但是中国的教育“太想赢、太怕输”,所以很多人愿意送到国外或者送到国际学校去读书。

现在也有人说:可能不仅是这个,现在上海PISA的分数也很高,我们也推STEMA教育,其实这个我们也在做。但是为什么今天大量的中国家庭,仍旧把英美或者欧洲留学作为大的方向。

倪闽景:现在每年出国留学的孩子大概60万左右,相比2亿多的学生来说,这个比例并不多。而且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多的学业成了以后还是回来,孩子有这样的经历是好的,而且给孩子真的站在世界的角度来了解我国需要发展的方向,也是了解世界。所以我想,尽管我们现在并不鼓励所有的孩子都出去,也不太可能,但是我觉得这种方式对孩子是有一定的好处。还有另外一个,我觉得最大的好处是对中国的教育、上海的教育,会带来很多一些新的观念改变。所以在这一点上,教育国际化,我们自己教育的创新,往往是站在自己传统的背景下面,然后跟西方的或者我们其它亚洲的一些非常好的教育理念碰撞,他就会产生创新的火花,我觉得这个更有价值。

杨颉:我觉得西方的教育、欧美的教育的确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交大有一个密歇根联合学院。我们引进了密歇根的一些学习方式以后,发现同样在中国大地上,他们的学生会表现的更自信、学习更加注重,这个的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中国的教育其实并不是特别弱,因为我们有非常强的教育传统,有一些好的方面,但是我们还是要总结西方的一些好的经验,使得中国的教育能够更好一些。

骆新:把孩子送到美国和加拿大学习,或者是送到马来西亚学习,还是放在中国学习。或者是放在中国的国际学校,如果他希望有国际化的话。

倪闽景: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适合的。有些孩子可能适合在国外,有些孩子可能适合在国内。

骆新:我是当记者的,我们最近在做一个深度调查报告。现在回国的很多孩子家庭,他原来在中国的人际关系链条、甚至很多人到了美国变成抑郁症。所以我们也必须要对现在的国际化教育打一剂预防针,很多现在说:小学出国,初中出国和高中出国,两位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杨颉:国际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留学经验是不可替代的。有些学校说:我们现在不出国,也能接受国际化教育。但是我觉得国际化的经历,不仅仅在学校内部。现在很多大学在学期间,也为非常多的学生提供留学经历。也有一些家长可能觉得国内的高考比较激烈,因此想提前把孩子送出去。如果你在国外要读好的大学,竞争也不差。

倪闽景:我是不太支持“低龄留学”的,除非你有比较好的社会支持。低龄孩子出去留学,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另外就是家长可能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孩子这方面花了太多的精力,有些时候不见得对孩子是好的。现在家长有点不顾一切的为了孩子读好的学校,为了到国外,什么事情都愿意做,甚至抛弃自己的工作。

骆新:我记得20多年前有一本书《学习的革命》出版,影响很大。虽然那个书带有点商业形态,但是也不能说对我们当时没有造成影响,因为当时我们的教育体制比现在要僵化的多。

二位能给我们设计一个方式吗?除了像密涅瓦大学或者像扎克伯格想办没有办,最后萎缩了可能不像以前说的那么大。能否帮我们设计一下,未来在人工技能、各种新技术的情况下,我们学习会发生哪些您可以遇到的变化。

倪闽景:我就一句话,将来的学习一定不是越快越好、学的越多越好,一定是越快乐越重要。

杨颉:现在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学习肯定会产生很大的变化。首先,因为中国在现代的学习当中,很大一块程度是叫“知识的再现”,就是考试这一块。人类怎么应对未来?我觉得未来的考试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可能并不完全注重“你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更加注重“你应用了多少知识”。也就是说,现在很多考试有标准答案,未来可能答案是更加的多元化。你不知道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还有所有的知识来源已经不仅仅是来源于课堂,以前我们在课堂,老师说什么,我们拼命的记。现在上课的时候,孩子们手上都是Pad。跟我说:“老师,你说的跟网上的不一样。为什么?”我必须做出回答。知识的来源多元化,也会使得他变化。还有就是类似于翻转课堂这样的应运而生,未来到底会变成怎么样?现在我们想不出来,但是变化是肯定有的。

骆新:上海教育系统,有没有什么重大的未来要改变的方向?倪主任透露一下。

倪闽景:我们在推出一个“未来学校计划”。

骆新:再次感谢两位对话嘉宾,我们也期待“未来学校”项目可以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从这次精彩的巅峰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在国际教育这个领域里其实一直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在为我们孩子的未来教育不断探究和开拓,他们一方面鼓励孩子走出去,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另一方面,又希望同学们能留下来,在我们的努力下,在国内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国际教育。然而无论在哪里学习,在哪国学习,最重要的是孩子能学得开心,并且自愿持续的学习,这才是未来教育的最大目标!

想知道更多嘉宾的演讲信息吗?请持续关注我们IEIC吧!

免费门票获取

“ 链接全球资源 · 创新未来教育 ”

2018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11月3日上海展览馆不见不散

诚邀您和您的孩子放眼未来教育

长按识别二维码

点击报名参加IEIC【家长日】活动

▕ 观众必须凭电子或纸质门票签到后方可观展

点击报名参加IEIC【家长日】活动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