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部由達州女孩王嬌出演女一號的抗戰電影《浴火郎中》在上海新天地UME國際影城舉行首映禮,並將於年內在國內正式上映。昨日,記者專訪了這位多次登上央視熒屏的達州演員,帶你走近熒幕之後的女一號。

  熱愛挑戰的達州女孩

  出生在渠縣李渡鎮的王嬌,從小便有一個“武俠夢”,她總愛學着電視武打演員的樣子比劃着武術動作。10歲時,王嬌離開家鄉,獨自前往河南學習武術。據王嬌回憶,求學的日子,每天早上五點鐘,王嬌都會圍着少林寺外的公路晨跑,緊接着又是一上午的訓練。每天都被武術訓練和文化課程排得滿滿的。2008年,王嬌在正大綜藝節目現場,一分鐘之內用筷子將鐵皮水桶扎破了15個洞,成爲“筷子扎水桶”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創造者和保持者。爲了實現藏在心底的“武俠夢”,王嬌不斷向表演靠攏,2009年終於如願考上法國電影學院florent學院。

  據瞭解,王嬌此次主演的新電影《浴火郎中》體現了當代中國電影的“小正大”——小投入,正能量,大情懷。影片講述了民國時期,馬侖飾演的江湖郎中聶一真,憑藉精湛的醫術和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最終成就小人物民族大義的故事。王嬌在本片中飾演一位默默陪伴和支持在聶一真身邊的女醫生柳月紅,二人最終因愛而走到一起。

  回望王嬌的演繹道路,可謂一步一個腳印,一路走來她陸續參演了《鳳凰大俠》、《南宋獵人之十里紅妝》、《戰神戚繼光》、《唐夢》、《淬火成鋼》等影片,她最擅長以武打的形象出現在觀衆面前,從2007年在電影《少林四小龍》中飾演“小苗”算起,王嬌已經是武戲中頗有經驗的“老演員”了,但是此次新電影的拍攝對她來說卻是全新的領域。“以前我都是打戲偏多,像《浴火郎中》這樣的純文戲我還是第一次接觸,可以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王嬌坦言,面對全新演戲風格,王嬌憑藉在外出求學時磨鍊的堅強意志,不斷嘗試新的表演方式,成功塑造了影片中柳月紅這一女醫生形象。“我從小就相信,只要用心做好一件事,就一定可以做好。”

  (上接第1版)

  拍戲走心的青年演員

  當記者問到拍攝《浴火郎中》的收穫時,王嬌向記者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感恩”,“我是抱着感恩和學習的心態去拍這部戲的,能有這樣一次全新的嘗試,對我今後的演員生涯也有莫大的幫助。”

  王嬌告訴記者,《浴火郎中》於去年11月27日在橫店影視城開機拍攝,當時她參演的另一部影片也在同一時期拍攝,所以王嬌需要每天在兩個劇組之間來回奔波,在不同的角色之間不斷轉換,這對她是一場考驗。用王嬌的話來說,那時的她“不是在拍戲,就是在拍戲的路上”。睡一個好覺,喫一頓好飯,對她來說都是奢侈的事情,在短短半個月的拍攝期後,王嬌的體重下降了近10斤。

  與拍戲過程中的艱辛比起來,王嬌更加珍惜《浴火郎中》劇組給予她的溫暖和成長。王嬌告訴記者,《浴火郎中》劇組是一個人情味與專業性並存的溫暖大家庭,她非常感謝主創團隊在拍攝過程中對她的照顧和幫助,也非常感謝《浴火郎中》這部影片再一次刷新了她對演員的看法。“這一次與馬侖老師這樣的老戲骨搭戲,壓力特別大。”王嬌告訴記者,作爲一個年輕演員,她起初擔心經驗不足,對劇中人物拿捏不準,但是從製片人到導演、前輩演員,都對她悉心指導。爲了更加準確地理解劇中的人物,王嬌曾經去醫院和醫生近距離接觸,觀察醫生的動作,感受醫生看病人的眼神。在老戲骨馬侖的指導和啓發下,王嬌漸漸學會了用眼神去演戲。“這部電影刷新了我對演員的看法,演員不僅僅是幾個動作,幾句臺詞,更需要從心出發,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應該建立在對劇中人物的理解上。”王嬌表示,《浴火郎中》這部劇對她的演技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也讓她有勇氣去嘗試拍攝更多類型的影片。

  心繫家鄉的魅力女神

  當記者問到王嬌下一步的打算時,王嬌透露,她將在近期與製片人一起攜新電影《浴火郎中》到廣東佛山參加金雞百花電影節的新片推薦。日前,王嬌在《我要上春晚》的舞臺上,以282票榮獲小組冠軍,成功晉級總決賽。目前,王嬌正在爲總決賽做準備。說起參加《我要上春晚》的初衷,王嬌表示無論生活發生什麼新變化,無論她身在何方,取得什麼樣的榮譽,她都不會忘記達州這片生她養她的土地。“我希望能夠站在春晚的舞臺上,向全國人民介紹我們達州,也希望今後有機會能在達州拍攝影視劇,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達州的風土人情。”

  □本報記者謝建榮李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