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冰块上有一层水,加了盐之后就变成了盐水,冰点降低融化的速度就加快了。孩子会观察到加了盐的冰块,消融的速度加快。

虽然已经入秋,天气还是热热热热。如果每天都要带着娃在太阳底下溜圈,想想都要犯晕。

今天,就给大家搜罗了几个又酷又清凉的室内游戏——探索冰的秘密,不仅玩得轻松玩得嗨,还能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从小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加速融化

准备材料:

冰块、食用色素、盐、盘子

用盘子把冰块装起来,往冰块上撒适量的盐。

再加上几滴食用色素。(这个步骤只是为了增强视觉效果,方便孩子观察。省略也不会影响实验效果。)

孩子会观察到加了盐的冰块,消融的速度加快。

这个实验的原理是:溶解了其他物质的水,比纯水的冰点要低。冰块上有一层水,加了盐之后就变成了盐水,冰点降低融化的速度就加快了。(加糖或者其他物质也会改变冰点,只是效果没有盐那么明显。也可以和孩子测试加不同物质的融解速度。)

在日常生活中,往急冻的肉上面撒盐加速解冻,在寒冷的天气往高速公路上撒盐防止结冰,用的就是这个原理。绳子钓冰

准备材料:

冰块、水、盐、杯子、绳子

杯子装适量的水,倒入冰块,把绳子放到冰块的表面,轻微接触。(选择承重能力比较好的绳子,方便后期把冰块钓起来。)

往冰块上面加盐,然后等待一段时间。

拉绳子就会把冰块钓起来。

这个实验的原理和上面的类似:盐渗透到冰里面形成盐水,冰点降低冰开始加速融化。当冰不断融化,盐水的浓度慢慢降低,盐水的冰点就慢慢升高了,一旦升高到和周围的温度一样的时候,盐水再次结冰,连同表面的绳子一起冻住。极地动物御寒术

南北极是全球冰川最多的两个地方,气温极其寒冷。但是在那里却生活着不少可爱的动物。雪白的北极熊、萌萌哒的企鹅、圆滚滚的小海豹等等。

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了解,这些极地的动物是怎么在寒冷的环境下保暖的。

准备材料:

冰块、水、起酥油(黄油)、一次性手套、盆

准备一盆水,倒入适量的冰块。让孩子带上一次性手套,把手浸入水里,感受一下温度。

拿另外一个一次性手套,在手套外面涂一层起酥油(黄油)。再让孩子把手浸入水中,感受一下温度。

在冰水里面,带着起酥油手套的手感觉比另一只手要温暖。

起酥油保护层就像企鹅、海豹、鲸鱼、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的体内的油脂层,帮助它们保存体内的温度。有了这层厚厚的油脂,即使在南北极,它们也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冰川消融

在很多实验中,我们看到冰雪消融,会觉得很酷很好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冰川都消融了,对生活在极地附近的动物,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这个实验模拟的就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对极地动物的影响。

准备材料:

苏打粉、食用色素、水、柠檬、盘子、小玩偶

在苏打粉里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混合捏成冰川。把北极熊小玩偶放在上面,当成它在北极的家。

准备适量的水加入色素、柠檬汁混合,滴到苏打粉上面。冰川就会一点一点融化。

当冰川融得越多,北极熊可以活动的陆地就会变少,可以休息的家也就没有了。

全球变暖影响到北极熊生存的消息,最近已经刷爆了朋友圈。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一项长期的、浩大的工程,关系到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让孩子从小就有环境保护的意识,未来他们的生存环境才有变好的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