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改革开放40年】祁连医疗卫生事业实现新跨越

从血压计、体温表、听诊器“老三件”到彩超、CT机、X光透视机等大型诊疗设备,从看病难看病贵到大病医疗保险、新农合报销比例不断提高。40年来,祁连县加快医疗制度改革,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感受到了医疗发展带来的益处。

家住央隆乡的仁青措是个哮喘病患者。她说,“我这病一到冬天就犯,犯起来难受得够戗,可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一直没有住院治疗过。如今参加了新农合,看病国家给报一部分,有了这么好的政策,今年我到县医院住了将近一个月院,把我的这老病彻底的治了治。”

“以前,县医院只能对一些常见、多发疾病作一般性治疗,遇上危重的病人,县医院没有相应设备和技术进行检查和治疗,只能转院到西宁、张掖等地方治疗,现在配备了CT、DR、胃腔镜、腹腔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高端医疗设备,医院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还给乡镇卫生院配备了X光机、彩超、手术床等设备,常见的一些疾病在乡镇上就可以治疗,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就医。”县医院院长马海霖说。

“如今,看病不再难、不再贵了。每次在镇上的卫生院看完病,医生都会问我们家里还有什么药,有治疗的药就不配了,从来不叫我们多花冤枉钱。”家住默勒镇的尕布藏老人称赞说。

“需要服务的群众只要打一个电话给签约医生,医生就会上门服务,能解决的问题就现场解决,不能解决需要转诊或住院治疗的,签约医生都会做好一系列的对接服务。”西村村医马桂梅说。2013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推行,为居民提供健康“点对点”管理服务,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看病”,特别是中弱势群体、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将优先得到基本医疗和健康指导服务,有效缓解困难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保障水平,为卫生计生工作提质提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变化,祁连县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医疗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了有效根治

撰稿:王振国

责编:王振国

监制:马海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