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衡嶽詩會拈得“衡”字“花”題即興詠菊(外一首)。不落紅塵歸去也,何時借我一分田。

【頭條詩人】張金英:湘鄂行吟

「頭條詩人」張金英:湘鄂行吟

「頭條詩人」張金英:湘鄂行吟

作者自我簡介

張金英,網名南國英子,筆名英子,中華詩詞學會教育培訓中心研修班導師、中華詩詞論壇高級評論專員、《雲帆》微刊編審,著有各種評論六百餘篇。

「頭條詩人」張金英:湘鄂行吟

詩人 詩評家 張金英


「頭條詩人」張金英:湘鄂行吟


一、湖南行

赴“衡嶽詩會”途中步李靜韻

秋來衡嶽煮嵐煙,縷縷清香隱樹巔。

未許湘江顏值老,且觀楓葉掌心鮮。

山泉有象誰能取?雲岫無形道早傳。

不落紅塵歸去也,何時借我一分田。


附李靜原玉:

戊戌金秋衡嶽詩會發軔在即感而賦此

七二羣峯縈碧煙,踏歌遙指祝融巔。

竹溪輕曳琴聲起,霜壑濃拖楓葉鮮。

山有清音待誰悟,雲開秀色賴君傳。

正逢新釀村中熟,先醉高情到菊田。

「頭條詩人」張金英:湘鄂行吟

從海口赴“衡嶽詩會”飛機誤點,幸及時趕上高鐵有作

秋風催上路,南嶽待君行。

怎奈紅塵誤,唯和分秒爭。

吉人天眷顧,專列景相迎。

到此還三拜,山鍾護遠程。


煙霞茶院

林泉何處覓,尋得半山幽。

煙轉三香寺,楓紅一段秋。

烹茶知幾味,深坐到無求。

唯有泠泠水,邀霞共漫流。


忠烈祠

秋搖松柏勁,猶是憶當年。

血雨橫疆土,腥風割嶽川。

同仇何有類,此地可安眠?

無字碑前處,彈頭遙指天。


「頭條詩人」張金英:湘鄂行吟


衡嶽詩會拈得“衡”字“花”題即興詠菊(外一首)

峯迴千轉菊風清,片片金黃醉客情。

明月應知君子意,約來五柳謝三衡。


再用“衡”字詠雲霧茶花

從來月貌在湘衡,葉底含羞玉袖輕。

最愛飄然雲霧裏,隨風滴落盞中聲。


步黃義成老師韻自題託陽晨照兼表謝意

風捎晨霧掩香堂,縷縷紅霞臥一方。

許是秋來朝氣足,手心閃耀着初陽。


附黃義成老師原玉:題黃庭觀前英子晨照

林中夜宿出庵堂,滿眼晨霞沐萬方。

誰料紅顏元炁動,笑伸玉手託朝陽。

「頭條詩人」張金英:湘鄂行吟

童子泉

竹風過處一清泉,幾點蒼苔壁上煙。

潤得芽茶多綠意,轉身結得童子緣。


枕雲石

峯巔之石近星辰,誰遣雲煙落此身。

俗世難尋高枕處,今來我是自由人。


與方偉、丁欣、李靜晨訪白龍潭

芙蓉已負清秋約,殘葉千層積浚潭。

不見白龍傾瀑水,唯聽鳥語出林嵐。

「頭條詩人」張金英:湘鄂行吟

卜算子·登祝融峯

遙望祝融峯,隱約青煙裏。一路松杉綠過肩,撲到經風你。

誰落半山亭,可去南天未?直向高臺攬白雲,隔岸紅塵棄。


卜算子·方廣寺

山碧在於深,林茂緣於水。八瓣蓮花托素心,此處知人幾?

夢裏憶船山,莫被風塵累。朱子張生踏雪來,一揖楓紅醉。


卜算子·橘子洲頭

秋到橘紅時,最是湘江美。半對青山半對城,誰曉洲頭字。

獨立碧空中,指點江山未?又見飛舟擊浪過,可與當年似?

「頭條詩人」張金英:湘鄂行吟

二、湖北行

黃鶴樓

歲月空尋風雨樓,煙波故事已無愁。

題詩圖上猶清逸,擱筆亭前亦越遒。

但見長江源不盡,信然氣象意難休。

回眸黃鶴依稀在,又聽新潮過一秋。


賀首屆中華詩人節開幕

清風着意約詩人,好聚江陵大寫真。

把筆於牆猶本色,吟章方古最精神。

靈均格調誰承繼?香草情緣夢轉新。

但得冰心明似月,千年照耀湘水濱。


「頭條詩人」張金英:湘鄂行吟


訴衷情·遊古琴臺感作

龜山之下月湖濱,清氣濯風塵。淙淙碧水流過,覓不得、那亭雲。

弦易斷,事難陳,淚重溫。幾多縈夢,一度回眸,萬古消魂


江城子·謁楚王車馬陣

紀南沉夢上千年,葬車鞍,馬難眠。帝冢王陵,非是話鑾軒。氣勢恢宏彰國力,煙不滅,鼓喧天。

疆場陣陣殺聲寒,望鄉關,幾時還?如血殘陽,怎奈抹江山。一世榮華皆入土,隨過眼,付雲煙。


浪淘沙·觀荊州博物館

國寶館中收,幾度春秋?青銅玉器數商周。月下劍光刀弄影,猶帶吳鉤。

楚漢錦絲綢,透着輕柔。黃袍羅綺貴人裘。莫道養蠶農事苦,誰解千愁?

「頭條詩人」張金英:湘鄂行吟

詩人 詩評家 張金英

作者:張金英;約稿:張金玉;編輯:江右琳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