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本週五未核發IPO批文。但這並不意味着IPO暫停,按照發審會安排,下週還將審覈3家企業的首發申請,IPO審覈環節還在繼續。

週五是中國證監會 IPO批文慣常核發日,但11月2日晚卻意外“爽約”。結合近期管理層對股市的呵護表態,不排除證監會調整IPO發行節奏的可能,尤其是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激發資本市場活力之後。

本週IPO批文“爽約”

本輪新股發行常態化之後,除去節假日因素,按照慣例,證監會一般在每週五下午或晚間發佈IPO批文,不料本週五批文卻“爽約”,打破了此前慣例。目前還不能確定是何原因,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暫緩批文下發的信號意義大於實質,監管層意在穩定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暫緩IPO批文下發是否意味着IPO暫停呢?現在看來並不能過早下結論,IPO批文暫緩不意味着IPO暫停。

一是暫緩IPO批文有先例。如今年春節假期前後各一週,證監會就未核發當週的IPO批文。而在去年春節前後,也曾出現短暫的空檔期。2017年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1月26日是週四,所以當週週五也沒有核發IPO批文。而當年春節後第一個工作日2月3日爲週五,證監會也沒有核發IPO批文。

二是IPO審覈還在繼續。按照發審會安排,將於下週二審覈康龍化成(北京)新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鞍山七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和廣東日豐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的首發申請,IPO審覈還在按部就班進行。

三是仍有31家過會企業可拿批文。按照證監會最新披露的數據,截至2018年11月1日,IPO排隊序列中有31家過會企業,待審企業240家,既有審覈資源,也有發批文的條件。

按照審覈程序,IPO企業從過會到發批文還要履行一些會後事項,約1-2周時間,目前仍有過會數週但還未拿不到批文的企業。

暫緩批文傳遞了哪些信號

目前證監會尚未發佈官方消息,回應IPO批文暫停一事。10月12日,證監會曾發佈消息稱,暫停召開接下來一週的IPO發審會,理由是“按照既定的工作計劃,集中組織發審委委員就積極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資相關事宜開展調研。”

業內人士表示,本週暫緩批文,釋放了監管層穩定市場呵護市場的意圖。實際上,在此前證監會就有意調整了IPO的發行數量和規模,這與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鼓勵回購和併購重組,與鼓勵價值投資、引導增量資金入市,多措並舉緩解股權質押風險等政策一道,構成了近期資本市場系統性工作的各個組成部分。

10月31日,中央政治局提出要“圍繞資本市場改革,加強制度建設,激發市場活力,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這是中國最高層首次提出要激發資本市場活力。

10月30日,證監會發布聲明稱,要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讓市場對監管有明確預期,讓投資者有公平交易的機會。

更早些時候的10月19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回應股市等熱點問題。劉鶴強調,調整和出清爲股市健康發展創造出好的投資機會;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以及其他相關部門都在研究出臺新的改革措施穩市場;現在是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的關鍵時刻,各方面落實的力度要大一點,責任心要強一點,敢於擔當,快速行動,切實推出一些具體政策,推動股市健康發展。

政治局會議定調後,如何“激發市場活力”成爲近期中國資本市場的焦點。作爲主管部門,證監會調整IPO節奏,無疑能提振投資者預期,進而立竿見影地起到激發市場人氣的作用。

盤點歷史九次暫停IPO 期間大盤漲多跌少

上一次IPO叫停還是三年前的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11月6日恢復,期間上證綜指下跌2.63%。不過,根據中國股市特點,從歷史數據看,暫停IPO期間,市場指數漲多跌少。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衆號立場;文中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