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助力電動車已經有基本規範要求,但是電動摩托車的歸屬性質,還有待政府進一步的政策出臺指導。但如果你購買的電動車超過了國家的新標準,那麼你的電動車最低也是屬於電動輕便摩托車,再往上走就屬於電動摩托車。

汽車的日益增多帶來擁堵就這樣還有人提議,提升汽車的擁有量,帶來更高消費的舒適。電動車的節能環保,卻成了人們出行的最佳選擇。交通工具的選擇人們的心態也不一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喜歡在天熱的時候騎行電動車短途出行;一來就是快速的通過擁堵路段;二來是更加靈活便捷緩解自已在市區裏找車位難,遭罰款的一些不利因素!前期選擇騎一輛電動車出行的人羣還是比較多。

隨着城市汽車的日益增多,開車出行除了給大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很多擁堵,特別是對於那些在市區裏上下班的的人們說更是如此。而電動車的價格不高,節能環保,速度也不慢,於是電動車就成了很多人出行的最佳選擇。尤其是適合短途出行和上下班送小孩上學。從而有效的緩解了擠公交車難或者是打的貴。

新國標4、15號執行後,對大量超標車輛會有怎麼樣的的考量和消化

不過這又給道路交通帶來了新的問題,首先是道路上的各類電動車質量參差不齊,很多電動車都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尤其是有些車輛的剎車系統緩衝距離過長,剎車制動不靈活,使用時間短等因素。其次很多騎車人的素質也的確有待提高,逆向行騎,亂闖亂走,亂停亂放、不遵守交通規則、車速過快等行爲,都讓電動車成爲路上一羣不可忽視的“交通事故”肇事者和受害者。

新國標4、15號執行後,對大量超標車輛會有怎麼樣的的考量和消化

雖然此前幾年國家針對電動車的亂象有過不少整治措施,但效果似乎都微小甚微。鑑於這種局面,國家終於決定從2019年4月15日開始強制執行電動車的新政,廢除和修改一些以前制定的相關政策。

我們首先來看今年將要強制執行的電動車新政都有哪些主要內容:新標準規定今後生產的電動車前後輪的中心距不得超過1.25米;車體寬度不得超過0.45米;整車重量(含電池)不得超過55千克;最高時速不得超過25KM/H;功率不得超過400W;必須強制性具有腳踏騎行功能。

不過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今後騎電動車到底要不要考駕照的問題,從目前瞭解到的情況來看,假如你購買的電動車規格是在新政範圍以內的話,應該是不用考取駕證。因爲符合國家新政的電動車屬於是電動自行車,它的屬性還屬於非機動車的範疇。但它的規範條件有點降低,對於已經習慣於騎高速和大功率的電動車的急需人羣來說事不太適合自己的生活急需要求。有可能他們以後偏向於選擇電動摩托車。

但如果你購買的電動車超過了國家的新標準,那麼你的電動車最低也是屬於電動輕便摩托車,再往上走就屬於電動摩托車。這類電動車就帶有一定的機動屬性,因此今後想上路開這些電動車的話,可能就需要考取駕照纔行。不過這種考試難度應該不會很高,至少會比考取摩托車駕照要容易。根據我們本地的新國條實施歸類要求分階段進行,現在才實行的是上牌和一些違章車輛的查處。對於電動摩托車,以後考取駕照上保險培訓學習,都可能是要分階段執行,畢竟現在的三輪車還沒有執行相關的規範要求。

對於理論考試和一些基本駕駛技能考試;但這些考試估計對於那些常年騎電動車的人來說,也就是花點錢走下過場而已。但是對於意識,婦女和年齡大一點的老人來說,可能考這個駕照就有點困難了。

新國標4、15號執行後,對大量超標車輛會有怎麼樣的的考量和消化

近幾年由電動車所引發的交通事故的確比較突出,國家要求強制執行這樣的新政也是迫不得已。在新標準正式實施後,對於我們已購買的超標電動車各地可能還會相繼出臺一些解決辦法,比如像超標電動車可以上臨時牌照,有3~7年的使用過渡期限;大多數城市已經有這個規定通告出臺,還有個別城市實行的是一年期限。通過自然報廢、以舊換新、折價回購、發放報廢補貼、納入機動車管理等方式逐步消化超標電動自行車。而且從去年開始國家也給電動車生產企業大約1年的過渡調整期,這也是充分考慮到了各方的利益關係。

總之,電動助力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歸屬問題?新國標實施以後,上非機動車輛道行駛和上機動車輛道行駛,兩個歸屬區分一直在熱議?助力電動車已經有基本規範要求,但是電動摩托車的歸屬性質,還有待政府進一步的政策出臺指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