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車伕老吳。(邵陽 攝)

3日,夜深人靜,當人們還在夢中沉睡,老吳已經早早起牀,收拾妥當後,便穿上印有“南北”兩字的藍色馬夾,騎着人力三輪車,在昏黃燈光的引領下,前往南北水果批發市場,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老吳今年47歲,出生在湖南的一個偏遠鄉村,家庭條件不佳,年紀輕輕便出門闖蕩,做過摩的司機、開過出租車,幹過不少行當。2001年,作爲全國熱帶特色水果品種最齊全、覆蓋銷量最大的批發市場——海南南北水果批發市場正式開業,老吳在朋友介紹下,花800塊購買了一輛鳳凰牌人力三輪車,辦了通行證後成爲了一名人力車伕,開啓了用體力和汗水換取幸福的職業生涯。

運送貨物是人力車伕的工作,有時一次運送貨物達上千斤。(邵陽 攝)

南北水果批發市場的人力車伕運送一趟貨物,賺取10塊錢。(邵陽 攝)

海南南北水果批發市場每天早上4點半開始營業,晚上6點多關門歇業。“有時候晚上12點我就得開始幹活,只要客戶有需要,我就騎着人力三輪車趕過去,只想多賺點錢,畢竟有一家老小要養活。”老吳說,來回拉一趟貨物費用爲10元,一般運送貨物20箱,重量達1千多斤,平均每天可以賺200元左右。高峯期要算過年那段時間,一趟可以收取20到30元的費用,最高一個月能賺8千多元。

如今,南北水果批發市場有人力車伕150餘人。(邵陽 攝)

人力車伕乾的是體力活,用汗水換取幸福。(邵陽 攝)

25歲的小王是南北水果批發市場的一名人力車伕,他說,他和老婆、孩子都在海口,一個人肩上扛着一個家庭,

老楊是這裏的“新人”,他說他要幹到自己幹不動爲止。(邵陽 攝)

“南北水果市場剛開業時,有80名人力車伕,現在已經發展到150多人了,有來自安徽、湖南、四川等多個地區的人們,最年輕的20多歲,年紀大的有70多歲。”老吳笑言,沒想到他已在這個行當幹了17年。

如今,老吳存了點錢,打算在海口開個飯店,人力三輪車則計劃低價轉讓給其他人。“在這裏待了這麼多年,跟這裏的人、物都有感情了,離開這個行業,心裏還真有點捨不得。”老吳撫摸着跟隨自己多年的人力三輪車,感慨萬千。

南北水果批發市場內的人力車伕。(邵陽 攝)

當天14時許,57歲的老楊正騎着人力三輪車,在市場內四處轉悠。雖然年紀已近六旬,但和老吳這樣的老員工不一樣,老楊是一名新員工,剛來南北水果批發市場不到一個月。“之前兒子在這裏拉貨,後來找了輕鬆活,幫別人售賣水果。我一大把年紀,也跟着來到海南,不能‘白喫白喝’,反正閒着也是閒着,便當起了人力車伕,當起了人力車伕。”老楊說,他自己是農民,沒有文憑也沒有手藝,光有一些力氣,所以想着多爲孩子分擔一些,“想幹到自己幹不動爲止。”

已50多歲的周大姐爲了孩子的“老婆本”,來到海口乾起了人力車伕。(邵陽 攝)

南北水果批發市場的150多名人力車伕中有20多名是女性,來自安徽的周大姐便是其中之一。周大姐今年已53歲了,在本該安享晚年的年紀,她隻身一人從家鄉來到了海口,幹着這份體力活。“兒子還沒有結婚呢,沒辦法,老家彩禮比較重,我得加油幹,爲兒子存‘老婆本’。”周大姐說,她來南北水果批發市場兩個多月了,有時也會覺得累,但一咬牙也就挺過去了,“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俗話說的好,苦盡甘來嘛。”

皮膚黝黑的人力車伕老朱。(邵陽 攝)

人力車伕老朱的雙手結滿了老繭。(邵陽 攝)

有時候沒活,南北水果批發市場的人力車伕們排成一排,有序停在路邊,三三兩兩地聊起了工作和生活,老朱眯着眼,正斜躺在人力三輪車上休息。老朱皮膚黝黑,由於常年從事重體力勞動,雙手結滿了老繭。“我已經幹了十多年了,在這裏有很多老顧客,一般都是10時到14時這個時間段比較忙。”老朱說,他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大水壺,有時天氣熱得嗆人,他就躲在陰涼處喝口水,休息會。

當人羣散去,人力車伕們也開始騎着人力三輪車回家去了。(邵陽 攝)

18時許,忙碌的人羣漸漸散去,迎着落日餘暉,卸下一身疲憊,人力車伕老朱騎着人力三輪車,優哉遊哉地駛離南北水果批發市場,等待着他的,是家中愛人做好的熱飯菜……

記者劉傑 邵陽 攝影報道

(海口網11月4日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