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像航母、巡洋艦這一類大型水面艦艇是由合金鋼材打造的,而且它們必須要耐衝擊、耐高溫、耐腐蝕,硬度是要達標的,航母最主要的部分是龍骨,作爲航母的支撐作用,是經過嚴格的科學計算的。所以要攻擊一艘航母,只要摧毀它的龍骨就好了。

那麼如此厲害、大型的水面作戰艦艇,應該用什麼武器來對付呢?毫無疑問,就是反艦導彈了。

比如說我國研製的鷹擊-12,它是一款先進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它目前可以搭載在殲轟-7、蘇-30、轟-6K等作戰飛機上進行發射,另外還能通過移動發射車或艦艇發射,靈活性很高,可以適用於多個兵種。

“鷹擊-12”採用衝壓噴氣發動機,以及四氣道佈局,可以全程超低空飛行,巡航速度將近2馬赫,末端的突防速度還可以達到4馬赫,相對其他國產反艦導彈來說優勢在於,射程更遠,衝壓發動機速度更快,採用雙模製導,抗干擾能力強,末端機動性能也提高了。

軍事專家分析稱,“鷹擊-12”的戰鬥部威力很大,據說一次可以攜帶500公斤的高爆彈,只要有任何一枚“鷹擊-12”命中,就可以癱瘓或擊沉萬噸級軍艦,可以說專爲打擊航母而生。

如果用“鷹擊-12”以“導彈雨”的方式打擊美國航母,按照推算,經過層層攔截之後,將有32%的鷹擊-12導彈命中美國航母戰鬥羣的艦艇。如此高的命中率,將會對美航母的威脅十分巨大,擊沉航母並不是不可能的。

同時外國媒體認爲,“鷹擊-12”是中國迄今爲止生產的最危險的反艦導彈,優勢是壓倒性的,完全是大殺器,預計至少在十年內,西方國家的艦艇還沒有有效防禦辦法,畢竟它的射程在400公里以上,這樣的距離,明顯在美軍防禦系統以外。

除此之外,蘇聯曾經也研發出了一款專門打擊航母的導彈——名爲“花崗岩”的SS-N-19反艦導彈,這一款SS-N-19是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研製的遠程超音速巡航導彈,它可以從水面艦艇發射,也可以從潛艇發射。從誕生之初就被稱作爲“航母殺手”,一直到今天。

“花崗岩”導彈採用獨特的“慣導+主動雷達+被動紅外複合制導”的方式,主動導引導彈對目標進行高速、掠海、精確的攻擊,並且在對目標實施攻擊時具有相當強的抗干擾性能。

但是這款“花崗岩”反艦導彈並沒有經過實戰,而且還是上個世紀的產物,所以後來很多人對“花崗岩”反艦導彈的戰鬥力提出了質疑,認爲其打擊航母的能力其實並沒有傳說中那麼神乎其神了。不管怎麼說,反艦導彈對航母戰鬥羣的威懾力還是存在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