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戰鬥正酣,脫貧攻堅也要快馬加鞭。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打好脫貧攻堅戰,是當前各級黨組織、黨員幹部的重要工作之一。日前,中央組織部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推動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幹部衝在一線、英勇奮鬥,進一步推動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先鋒模範作用,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關鍵時刻衝得上去,纔是真正的共產黨人。”黨員幹部是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人物”。當前脫貧攻堅戰正值衝鋒衝刺的關鍵時期,更需要“關鍵人物”保持攻城拔寨的決心、一往無前的勇氣、咬緊牙關的韌勁,主動當好“三種角色”,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兌現承諾。

當好“先行官”。戰爭不能少了“先行官”。脫貧攻堅戰場上,黨員幹部就是這個角色最好的擔當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了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真實的數據凸顯出沉甸甸的脫貧成就,這些都是290多萬名扶貧駐村幹部與貧困地區黨員幹部齊心協力、共同拼搏而來,是廣大幹部羣衆紮紮實實幹出來的。在脫貧攻堅的最後衝刺階段,黨員幹部應一鼓作氣,以更務實的作風、更精準的舉措,衝鋒在脫貧攻堅戰場第一線,爲奪取決戰勝利貢獻最大力量。

當好“開山工”。現如今,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這些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後“堡壘”。需要各地黨員幹部,尤其是扶貧駐村幹部當好“開山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不停頓、不大意、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脫貧舉措的落實,逐個啃下“硬骨頭”,在承諾時限內幫助每個貧困羣衆成功“摘帽”。同時,要緊繃思想弦,堅決做到“四不摘”,送上馬更扶一程,讓脫貧成績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

當好“挑擔夫”。承諾就是責任,責任必須落實。扶貧幹部要把責任始終扛在肩上,自覺做到“駐村更駐心”,全身心投入最後決戰,以更加精準、精細的扶貧舉措,帶領貧困羣衆克服疫情帶來的衝擊影響,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應主動伸手“拉一把”,以“全國一盤棋”思想,與貧困地區結好幫扶“對子”,帶領貧困地區發展支柱產業,提升“造血”功能。各地黨委政府要緊抓作風建設不放鬆,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認真開展“回頭看”,及時發現存在返貧風險和致貧風險人羣,制定針對性預防措施,將問題防患於未然。

“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衝鋒就能打贏的。”如期兌現承諾是條硬槓槓,也是條艱苦的奮鬥路。前路雖辛苦,但我們卻始終滿懷信心,沒有任何困難可以阻擋中國人民前進的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願景必將如期而至。

作者:史俊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