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三月初三,也是中國古代的上巳節。這個節日可以追溯到周朝,每逢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上巳日),人們就要到水邊去祭祀,並用香薰的草藥沐浴,人們後來把這一種風俗稱之爲“祓禊”。所謂"禊",即"潔","祓禊"就是通過手執蘭草洗濯身體,來消除病患,同時祈求福祉降臨的儀式。

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爲三月三。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有“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人們在這一天紀念黃帝。同時在道家傳說中,這一天也是玄天上帝真武祖師蕩魔大天尊(真武大帝)的聖誕,所以人們在這一天才有洗浴祈求福祉降臨的說法。

在宋代以前,三月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比如說在周朝時,上巳之日"祓除釁浴"之禮成爲一種制度,並有專門的女巫掌管此事。到了魏晉時代,則派生出上巳節的另外一項重要習俗---曲水流觴。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們坐於環曲的水邊,把盛着酒的觴置於流水之上,任其順流漂下,停在誰面前,誰就要將杯中酒一飲而下,並賦詩一首,否則罰酒三杯。據說著名的《蘭亭集序》就是在一個這樣的“曲水流觴”活動中寫出來的,“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所以後人也把這個帖子稱爲《禊帖》。

三月三在古代又有情人節和女兒節之稱,這一天青年男女互相約好到野外踏青,潑水相戲,自由擇偶,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同時也是一種古代少女的成人禮,在這一天,妙齡少女們"上巳春嬉",穿上漂亮的衣服,臨水而行,載歌載舞,因此也稱之爲"女兒節"。杜甫曾有《麗人行》一詩傳世:“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記錄下了這一美好時刻。

但是隨着時代的變化,在宋朝之後,上巳節正逐漸被人們所淡忘。因爲宋朝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女子要足不出戶,從此中原再也少見這種天真爛漫之姿。但是,沒有受到禮教束縛的地方,如在中國西南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三月三仍然是一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比如雲南有名的潑水節活動,仍然可以看到“祓禊”的風俗人情。

在廣西壯鄉,三月三是壯族兒女們傳統的踏青歌節,同時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侗族則在三月三則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瑤族以三月三爲"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戶分配,殺豬祭社神、山神,喫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黎族則把三月三稱之爲"孚念孚",是爲預祝穀子和打獵豐收的節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們稱它爲談愛日。

三月三到水邊嬉遊,是古已有之的消災祈福儀式,以春水洗滌污垢,認爲這樣做可以除去整個冬天所積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裏清潔免疫,吉祥如意。這是古人在近觀已身,遠取諸物的基礎上,通過沐浴來外除身體污垢,內以純淨心靈的一種儀式,在醫學不夠普及的年代,確實可以對人的身心有一定的幫助。隨着時代的發展,演化出種種風俗,是中華民族的富貴財富。

當然古人爲什麼會選擇每逢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上巳日)來舉行活動,以及後面爲什麼要改成三月三日這一天,都是有原因的。這都是古人在天人合一的基礎上,遵循“與四時合其序,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鬼神合其吉凶”的原則所定下來的,並不是隨便選一個日子。如果是練習內家功夫的人,或者學習傳統文化有一定造詣的人,在這一天練習武功,讀書寫字都會有與平時不一樣的感受。

如喜歡此文,敬請關注,收藏,點贊,評論!

武當太乙鐵松派代14代傳人

武當先天太極拳代19代傳人 凌霄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