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南陽訊

臥龍崗武侯祠創建“5A”級景區,是南陽曆史文化名城建設史上的一件大事。記者日前從臥龍崗武侯祠創建“5A”級景區創建辦公室獲悉,《南陽市臥龍崗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通過市政府批准,“5A”級景區創建規劃(概念性規劃)也已經通過專家評審,目前,相關片區徵遷工作正在推進,工作成效逐步顯現。

那麼,臥龍崗武侯祠到底要創建成一個什麼樣的“5A”級景區呢?

總體思路:由核心景區、風貌提升區兩大板塊構成

根據概念性規劃,景區整個規劃面積約420公頃,東至白河溼地公園(臥龍大橋—雪楓大橋間,含河面),西至擁軍巷,南至唐灣路,北至武侯路。由核心景區、風貌提升區兩大板塊構成,文化生態提升與自然提升同重並舉。着力將臥龍崗武侯祠打造成膜拜智聖智慧、三國遺蹟觀光、歷史文化休閒、教育主題旅遊於一體的國內著名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

核心區:系統恢復臥龍崗生態原貌,提升武侯祠及漢畫館

核心區位於市中心城區西南部,東至車站南路,西至北京路,南至唐灣路,北至武侯路,總用地面積約 176.46 公頃,定位爲我市三國文化體系的核心節點之一。

依託臥龍崗、武侯祠及漢畫館的自然與文化資源,系統恢復臥龍崗生態原貌,提升武侯祠及漢畫館,打造創意性、獨特性、體驗性的文化旅遊目的地與服務基地。

核心區空間結構:獨崗雙核、一環兩圈

規劃核心區形成“獨崗雙核、一環兩圈”的空間結構。

獨崗雙核:保護諸葛亮躬耕故地等歷史遺蹟,恢復臥龍崗獨一無二的原有生態風貌;通過臥龍崗生態體系貫穿起武侯祠和漢畫館兩個文化展示與風貌核心。

一環兩圈:核心區內部環路,依託該環路,規劃形成內外圈層的整體結構。內圈層是生態保護與文化展示圈層,外圈層是適度開發與風貌過渡圈層。

核心區公共設施:文化產業與商業服務聯動

規劃在覈心區設置南陽文化匯展中心、美術館、非物質文化館羣、玉文化博物館、文化活動中心及漢畫館等一系列文化設施,形成南陽市文化產業的中心和集聚區,提升城市形象。同時,規劃設置文化主題商業街區、商務辦公樓、餐飲休閒等商業服務設施,促進文化產業與三產聯動、文化與生活聯動,使核心區切實成爲城市的功能區。

交通規劃:內外兩環

規劃形成“內外兩環”的交通結構。

“外環”爲北京路、武侯路、車站路、唐灣路,是核心區的主要對外交通道路。核心區採用“內環”將主要功能片區有機串聯,形成獨立、流暢的內部交通流線。同時,街區與城市之間形成多條連接路徑,並作爲開敞的景觀通廊。

公園綠地:生態修復臥龍崗生態公園,建設社區公園、帶狀綠地

規劃公園綠地29.55公頃,包括市級公園(生態恢復的臥龍崗生態公園)、社區公園、帶狀綠地。

臥龍崗生態公園南北貫穿於核心區中部,佔地面積24.23公頃;社區公園2處,分別位於北京路東側、臥龍路兩側組團內,設置公衆遊憩使用設施,服務於周邊居住區,營造舒適的綠化環境;核心區主要道路兩側設置一定寬度的帶狀綠地,作爲開敞通廊。

此外,核心區結合公園綠地、廣場、文化街區等各類公共活動場所的步行流線和主要道路景觀帶建設連續、舒適的休閒步行體系,溝通臥龍崗生態公園、三里河濱水慢行區和白河,形成可觀、可遊、可憩的豐富多樣的慢行空間。

旅遊發展:到2020年核心區年平均遊客接待量將達到600萬人次

規劃預計,到2020年核心區年平均遊客接待量將達到600萬人次,旅遊服務人員約爲0.8萬人。

核心區按旅遊線路的空間佈局形態,可分爲兩點往返式旅遊線、環通道式(環形貫通式)旅遊線。兩點往返式旅遊線路主要爲南陽城區到臥龍崗生態公園、武侯祠、漢畫館等場所的旅遊線路;環通道式旅遊線主要爲核心區內環路遊覽路線。

核心區規劃建設1處旅遊集散中心,位於武侯祠車站路入口處,是集散客自助旅遊、單位團隊旅遊、旅遊信息諮詢、旅遊集散換乘、景點大型活動、客房預訂、票務預訂等多種功能爲一體的“旅遊超市”。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楊東梅 通訊員 丁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