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霜降始霜”只是指黄河流域的节气,霜期一般有两三个月。在纬度偏南的中国南方地区,霜降期间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

原标题:老树 | 廿四节气 霜降(今日:1时19分37秒,霜降)

【霜降】

晚稻萧然在野,晨起清寒有霜。

村外阡陌岑寂,林下深红浅黄。

寒露之后,太阳在黄道上再运行15度,到达黄经210度时,即每年的10月23日前后,天气更冷了,秋天要结束了。这个节气即为“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

在气象学上,秋天出现的第一次霜被称为“早霜”或“初霜”,春天岀现的最后一次霜被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还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在此时开花的还有木芙蓉,苏东坡有诗:“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霜由水汽凝结而成。在秋天的夜晚,天上若无云彩,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靠近地面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霜的形成需要昼夜温差大,需要晴天。所以,人们说“浓霜猛太阳”。

“霜降始霜”只是指黄河流域的节气,霜期一般有两三个月。在纬度偏南的中国南方地区,霜降期间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霜期不到两个月。北纬25度以南和四川盆地的全年霜日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广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没有霜降的地方。可见,夏虫不可语冰,南人不可语霜。但这个时序的变化仍为中国人记取了,蒲松龄曾说:“鸿飞霜降,不知几度,云树之思,无日忘之。”——摘自余世存老师的《时间之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