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朱棣在本来是一个藩王燕王,他通过“靖难之役”打丢了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自己登基成为皇帝,但是在他去世114年后,他的后人嘉靖帝给他把庙号改成了“明成祖”,大明皇族的这位二祖宗朱棣,对同是藩王出身的嘉靖帝有很大影响,明成祖朱棣的事迹为明世宗做了哪些表率呢。

藩王出身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去世后,因为不满建文帝削藩的做法,带领他两个儿子率兵从北京出发,起兵与朝廷打了一仗,最后打到首都南京城下,里应外合占了南京,在混乱中没有找到他年轻的皇帝侄子朱允炆,自己登基称帝。在朱棣由藩王变成皇帝后,他觉得自己这个皇位来历优点不太光彩,于是他利用他手中的权力篡改历史,否认建文帝朱允炆的四年统治,开了历史倒车,他要返回去从明太祖朱元璋手中接替皇位,把建文帝的四年历史抹去。在110年后,世袭藩王兴王朱厚熜也是从他的封地湖北安陆州来到首都,当上了皇帝,他是以和平方式被请来的,并且他的“伯乐”们已经给他想好了继承皇位的合法名义,但是这个小藩王朱厚熜好像不太领他们的情,而是既要当皇帝又要给自己亲生父亲要名分,最后让他已故多年的父亲老兴王朱佑杬成功当上了皇帝,实际上是从明武宗朱厚照的手中接的皇位,但是嘉靖帝朱厚熜想学永乐大帝朱棣的做法,让死人朱佑杬从明孝宗那儿接替皇位,自己再继承父亲皇位,否认明武宗朱厚照的存在。

嘉靖帝朱厚熜当上皇帝后,他经过“大礼议”与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朝廷大臣进行争斗,最后在皇帝朱厚熜的至高无上的皇权和武力下,把朝廷大臣打压下去,皇帝牢牢掌握朝政大权。在嘉靖帝逐渐成了独断专行、刚愎自用雷霆万钧的皇帝之后,他又开始学习永乐大帝了,永乐大帝朱棣通过篡编《永乐大典》,对曾经的历史进行了新的书写,同样嘉靖帝让人抄写了一份他喜欢的《永乐大典》副本,并且通过他手中的权力,对前朝历史进行了适当书写,为了提高自己,说明自己继承地位的名正言顺,他给明武宗朱厚照的形象进行了篡改,以至于到现在对朱厚照的评价有十分的的争议,这些争议就是记载的书籍前后矛盾引起的。举个简单例子,在正德十二年,蒙古小王子率领五六万蒙古精兵袭扰边境时,朱厚照自封朱寿,以大将军名义率兵几万大军征讨蒙古军队,在明武宗朱厚照的直接指挥下,双方经过几百场大大小小的战斗,最后打败蒙古小王子的,取得应州大捷,这场胜利的战争,在书籍中说一共才杀死敌人十六人,这明显是有人被修改史事,从事编写的工作人员为了对历史的尊敬,在压力之下故意写成。

可见嘉靖帝朱厚熜从他的世袭藩王摇身一变成了皇帝之后,发现了他的老前辈燕王朱棣变永乐大帝的成功经验,自己进行了学习和发挥,因为他们的出身和地位是一样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