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的发源地北京,历来是曲艺高人藏龙卧虎人才辈出之处。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天桥红极一时的“笑林五杰”(即:高德明、张杰尧、汤金澄、绪德贵、戴少甫)到后来的王长友、罗荣寿、刘宝瑞、侯宝林都是享誉全国的名家大蔓儿。看到这或许行家们会说:你忽略了一位高人!没错,就是被马季誉为“相声巨人”的王世臣先生。

王世臣十岁正式学艺,师从京城相声老艺人陈雨亭。但由于恩师因病早早故去,师父临终前才给弟子赐名王世臣(本名王金和),并将爱徒托孤于“张傻子”张杰尧先生。而王世臣也不负两位恩师的苦心栽培,学满出师后凭借聪慧天资早早成为观众追捧的名角。

旧社会的相声艺人闯江湖为了响蔓儿往往都有个绰号,比如尹寿山绰号尹傻子、侯宝林绰号幺鸡、汤金澄绰号汤瞎子,虽然多少有些贬损自嘲的意味,但这样的绰号却给当时相声艺人的生活带来了保障。旧时明地上使活的王世臣自然也不例外,提起“小迷糊”王世臣的名字不仅京津两地的老粘子们交口称赞,甚至在观众基础相对薄弱的南方同样广受欢迎。

“小迷糊”在台上使活时可是一点都不迷糊,思维敏捷但又不外露于形。之所以怹得了“小迷糊”的绰号是因为王世臣为人心胸开阔豁达,遇事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凡是也不爱斤斤计较,总抱着“得过且过”的处事态度,一来二去在相声门里便有了“小迷糊”的雅号。虽然被戏称为“小迷糊”,但王世臣先生生前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说糊涂相声!”(高德明和张寿臣也经常说这句)这句话看似简单,实际真正能做到的相声艺人却寥寥无几。好的相声段子必须“讲理”,唯有如此包袱才能响,响过之后还能留有回味。所谓“讲理”即合乎正常语言和思维逻辑、贴近百姓日常生活。反之,“糊涂相声”则可以理解为铺纲硬山隔岭,观众听完只能云里雾里的猜闷儿。

老观众们往往对王世臣的作品如数家珍,《学四省》、《学四相》等以仿学见长的作品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其表演的倒口活堪称一绝。以脍炙人口的段子《钓鱼》为例,这块活是由郭荣起先生根据坊间流传的笑话整理创作而成的,最先由马三爷与老搭档张庆森将它搬上舞台。1958年,高英培、范振钰将这个作品深度加工创作后诞生了久演不衰的《钓鱼》。与《教训》、《不正之风》等段子一样成为了高、范的相声代表作。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当年王世臣与王长友两位北京相声名家也使过《钓鱼》这块活,会咂摸滋味的观众都能听出这老二位使活的高明之处,单就这个段子而言,王世臣的版本较之高英培显然更胜一筹。

首先,从两个版本的表演时长来看,北京二王的版本比高、范的版本短了将近两分钟,但铺垫反而更为细致和丰富。王先生的语速比不了高英培,但却字字入耳言简意赅;其次,王世臣是地道的北京人,用天津方言倒口使这段时的口风、语气上极为逼真,包括天津人日常说话的齿音字、吃字、口头语、逻辑重音等每个细节都拿捏的相当精准,让台下观众感觉不到演员是在刻意学某地方口音,这就是大师表演不着痕迹的精妙之处。高英培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相声表演中倒口天津方言自然手到擒来,但高先生塑造的“二个他爸爸”形象给人的感觉是无知无畏中略带浑浊猛愣,而从王世臣口中观众会联想到的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能耐梗”形象,从每一番“烙糖饼”中一点点暴露出人物露巧藏拙性格特点。显然,后者对作品的还原度更高。

能被尊称为“相声巨人”,并非是相声同行之间的互相吹捧。王世臣不是国家一级演员,也没有主席钦定“相声大师”的光环,甚至很少有人会以相声表演艺术家的美称颂扬他。即便如此,怹在相声从艺的六十六年中,凭借精炼的语言,细腻的铺垫,传神的口风,潇洒的台风足以让同行望其项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