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努力了,家長也按照老師的要求複習了,但是學生自己真正的知識點薄弱環節還是沒找到,有的孩子從試卷上看,基礎知識掌握的都不錯,閱讀和理解、作文失分較多,說明對於語文綜合能力的學習還需要多練習。家長也會來找老師溝通,明明是按照老師的學習方法和要求,也耐心幫助孩子複習,聽寫生字詞、背誦課文一個環節都沒落下,爲什麼成績毫無起色呢。

經歷了期中考試後,有的小同學比較鬱悶,語文成績沒有什麼提高,對學習自信是個不小的打擊。家長也會來找老師溝通,明明是按照老師的學習方法和要求,也耐心幫助孩子複習,聽寫生字詞、背誦課文一個環節都沒落下,爲什麼成績毫無起色呢?孩子在新的學習,很努力,第一次考試卻遭受了不小的挫折,家長也容易自我否定,是不是學習方法哪裏有問題?不求跨越式進步,小進步也可以,但是不能沒有進步。作爲語文老師,也很爲難,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付出與收穫,成績雖然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但小學生的考試成績也不能說明全部的問題。如果按照語文老師的要求學習,成績還是毫無起色,該怎麼辦呢?
老師的教學方法是按照教學大綱和目標進行的,一般老師推薦的語文學習方法,也是適用於大部分學生。比如語文老師要求的背誦、抄寫練習、組詞造句等等,這就是基礎語文知識點,搞懂了這些,還需要一些能力提高,比如閱讀、寫作等等練習。小學生有個體差異,同樣是80分的學生,需要提高成績,那麼面對同一個學習方法,有的80分學生就能快速提高成績,有的80分學生不但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所以,當我們發現期中考試的成績並不理想,沒有達到預期的時候,先不要否定自己的努力的過程與付出,而是需要總結一下,從這次期中考試中,我獲得了什麼。
1、不和別人比分數,只和自己比分數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是怎麼判斷學習結果的呢?考試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而且小學語文的考試成績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家長的督促起了很大的作用。成績的提高,不是按照平均分來算的。比如這一次全班語文最高90分,平均80分,而你考了75分,沒有達到平均分標準。整體分數的參考只是老師評斷教學成果的一種方式,小學生的語文分數則需要和自己比,把進步分配給每一道題,看看自己在失分題型上有沒有進步,哪些不該失分的題失分了,就證明知識點並沒有完全掌握,還需要再努力。
2、調整學習方法,彌補不足,迎接期末考試
學習的過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學生的學習過程更是反覆,在父母的監督催促下,孩子能夠保持學習的自律,一旦屬於管教,學習自覺性就丟失了,成績也就下降了。一次考試不能說明什麼,但是可以及時檢測說學習方法和方向的不對。雖然努力了,家長也按照老師的要求複習了,但是學生自己真正的知識點薄弱環節還是沒找到,有的孩子從試卷上看,基礎知識掌握的都不錯,閱讀和理解、作文失分較多,說明對於語文綜合能力的學習還需要多練習。有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熟練,從基礎題就開始失分,作文也寫得不好,這種情況,還是應該多補基礎。
作爲語文老師,也會根據每個孩子平時學習的狀況,和家長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其實小學語文的學習,只要保持基礎知識點的常鞏固與記憶,有一定的學習習慣養成,成績基本不會差。通過一次努力,學習預期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沒有關係,適當地根據老師的意見,調整學習方法,彌補不足,迎接期末考試。
3、家長不要批評孩子,鼓勵和自信從家長做起
家長往往對於小學生的學習,不在乎過程,只在乎結果的,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從家長的學習意識就不對,考試沒考好,先不分青紅皁白批評孩子,否定孩子的付出,同時還懷疑自己的輔導方向。有學習反思是挺好的事,但是鼓勵教育不能少,理解與認可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看到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付出,幫助孩子總結與提高,哪些還能做得更好,哪些已經有進步了,儘管期中考試沒考好,但學習自信不可失。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習,付出了結果會不盡人意,如何幫助小學生疏導失敗的情緒,也是家長在輔導學習中需要重視的問題。小學語文如何學,怎樣總結考試失敗,大家都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