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英國政府正忙着抓捕向媒體泄露了一份機密信息的“內鬼”。

但更重要的是,這份機密信息還與中國的華爲公司有關…..

事情起源於2天前的4月24日。當天,英國的《電訊報》突然曝光了一份來自英國政府的機密信息,稱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已經決定將允許中國的華爲公司參與英國5G網絡非核心部分的建設工作。

《電訊報》還詳細地披露了這一決定做出的背景:決定是在特蕾莎⋅梅擔任主席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上做出的,但其間包括英國內政大臣、外交大臣、防務大臣在內的多名部長級官員都對這一做法表達了一定程度上的擔憂,乃至反對。

(截圖來自英國《電訊報》的報道)

其中,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主席湯姆-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就提到這會令英國的盟友擔心英國是否有能力保衛信息和數據安全,還會損害英國所屬的以美國爲首的“五眼情報聯盟”中其他成員對英國的信任。

“與一個對英國並不總是友好的國家在如此重要的基礎設施上合作,不是一個明治的選擇”,他說。

(截圖來自英國《電訊報》的報道)

當然,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最後還是決定允許華爲公司參加英國5G網絡非核心部分的建設,比如天線部分。畢竟,在這場同樣有英國軍情五處(MI5)、軍情六處(MI6),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訊總部(GCHQ)等英國核心情報機關參與的政府內部會議上,特蕾莎⋅梅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很可能是因爲她看到了更多可以證明華爲安全可靠的證據。

實際上,華爲公司也一直在積極配合英國政府對其安全性的重重檢查。比如在今年2月,華爲就通過了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的測試。

(圖爲國外專業科技媒體對華爲評估報告的客觀報道,即華爲並不構成對英國的國家安全風險)

而且鑑於一些英國媒體此前對於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發佈的華爲評估報告所進行的種種歪曲和“斷章取義”,耿直哥也不得不懷疑《電訊報》這次對於特蕾莎⋅梅所做出的決定的披露,是不是也有斷章取義和裁剪事實的部分。

(圖爲英國《電訊報》對評估報告斷章取義的歪曲)

但這些並不是耿直哥今天要說的重點。我們要說的重點——也是最蹊蹺的地方是:恰恰是因爲這場會議有如此多的英國情報部門參與,這也就決定了會議以及會議內容的機密性。

所以,當英國《電訊報》在會後第二天居然直接公開了會議部分內容後,英國政府是十分震驚的。

目前,根據多家英國媒體的報道,英國政府正在調查到底是哪個“內鬼”將如此機密的信息泄露給了媒體。甚至於英國政府還表示不排除對此案的調查升級到刑事調查的範疇,以此希望政府官員和與會議員能嚴肅對待這一問題。

(截圖來自英國BBC的報道)

而在英國方面調查進行的同時,這一蹊蹺的案件也引發了耿直哥的思考——特別是這個“內鬼”爲何會冒着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風險,把這麼一個對華爲有利的機密信息泄露給媒體?他的【目的】是什麼?

在進一步的檢索後,耿直哥發現就在《電訊報》披露了此事的當天,包括該報在內的多家英國媒體都紛紛刊登了評論文章乃至“社論”,要求英國政府在對待華爲上必須“謹慎謹慎再謹慎”,甚至有的還要求政府不要允許華爲參加英國的5G網絡建設。

其中《電訊報》就在他們的社評中要求英國政府“不能依賴中國的科技”,“不能冒這個險”。

更引起耿直哥關注的是,在《電訊報》這篇社評,以及該報披露政府機密文件的記者撰寫的一篇報道感想中,儘管他們都宣稱曝光此事是爲了“讓公衆參與這等國家大事的探討”,他們也都提到了這麼一句話:【這麼做會影響英國與盟友的關係——尤其是美國】。

是的,這兩篇文章都在文章的開篇,用同樣的行文格式,將【尤其是美國】進行了突出。

而美國政府也確實一直都在給英國施壓,要求英國拒絕華爲公司。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就在特蕾莎⋅梅決定允許華爲參加英國5G項目的信息被泄露後,美國國安局的高級顧問羅布•喬伊斯(Rob Joyce)也很快跳出來指控說英國政府給了華爲一把“上膛的槍”。

有趣的是,這句話也同樣被英國《電訊報》那個披露了英國政府內部機密會議信息的記者寫入了他的報道中。

所以,在如此的輿論造勢面前,這個不惜冒着刑事犯罪的風險,也要把英國首相允許華爲參加英國5G網絡建設的決定提前泄露出來的“內鬼”,其目的到底是爲了所謂的“讓公衆參與討論”,還是怕得罪強大的外國“盟友”、並給其“干預”英國內政創造機會,就令人不得不打個問號了…….

(圖爲英國《電訊報》記者宣稱他這麼做是爲了“讓公衆參加討論”,但很多跡象卻顯示事情並不這麼簡單……)

(本文來自於環球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