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看到這篇文章,覺得作者的媽媽太能幹了,可惜生了四哥兒子,沒有女兒。要是有女兒,一定會記得“兔子耳朵”爲啥能豎起來……突然想起【天下爹孃】曾經組織過一期徵文【咱爸咱媽的手藝】立即推薦!

推薦:牛牛

我和父親、爺爺在上海的合影。時間嘛,肯定是55年授銜前。我穿的衣服全是媽媽親手縫製的。請注意我戴的帽子,好看吧?就在現當今,也是時髦的,本文後面將會提及……

我的媽媽心靈手巧,把家打理得有條有序,是操持家務的好手。

媽媽10多歲就當兵了,沒有學過縫紉,可做出的活,不是吹的,人見人誇、人見人愛。現在想來,手巧是因爲心靈。

我的媽媽對美,有一種超出常人的理解和審視。

1

過去,家裏的窗簾都是自已做。不是繡、就是鉤,搞得很複雜,既不實用,也不好看。也有的人家怕麻煩,乾脆扯塊布掛上。

我們家幾扇門上的窗簾,那可是既實用又好看。

媽媽選擇淺綠色的布,首先從顏色上就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然後,她在布的四周適當的留出距離,各抽出一縷線,再用藍線採用挑針的方式等距縫入。淺綠中顯現着的藍,即跳眼,又格外讓人舒服。

不光如此,她還在窗簾上下兩端縫個小筒,裏面安上鐵棍,固定窗簾成波浪狀,這樣掛上去更有層次。爲防鏽蝕,鐵棍兩端用淺色塑料管套上,最後用圖釘固定在門上。來串門的人都說好。

2

我們四兄弟小時候的衣服,不少是媽媽親手做的,尤其是冬裝。

直到今天,我還保存着兩件媽媽親手做的棉背心,時常拿出來看看,以解思母之情。針腳細密,走線均勻,棉花絮的又平又薄,穿上那叫一個舒坦、合體。

要知道,中式棉衣做好是不容易的。有年我住院,認識了一個北京有名的裁縫師傅。和他聊起過中式棉衣,據他說,中式棉衣最難的是挖領子,做不好會不服體。穿上後前襟下端上翹。如果肚子大,就更難看。要想做好,是有絕巧的。

他說的這些我是知道的,因爲我媽做中式棉衣時,就是我當的模特。反覆的試,反覆的做。我都不耐煩了,她還是一遍的改,直到合適爲止。做好後她特高興,現在回想起來,一定是摸到巧門了。

此後,再給我們做衣服,沒再反覆試了。我大姨長我媽媽20多歲,是老家十里八鄉公認做衣服的好手。連她都誇我媽做的衣服地道,工細樣好,穿上長精神。

3

這小孩秀氣吧,可不是女孩,是我大弟弟。小兔帽一戴是不是特有靈氣。他穿的衣服,帶的兜兜,全是媽媽做的。

媽媽給我們做的衣服太多了,因此好多細節全淡忘了,可她做的小白兔帽,我們弟兄四人全都記憶猶新。

那時,我家在上海。一次晚會上,媽媽看到了演員的小白兔帽子,回來後就琢磨着做。憑着記憶,用報紙剪裁,用漿糊粘。一次次,一遍遍,反覆試驗。

帽子是有形了,可兩個兔耳朵豎不起來,兩邊耷拉着。她是個不幹則已,幹必幹好的人,此後好長一段時間成天琢磨這個事,先用硬紙當襯,可不能洗呀。試用鋼絲支撐,也不盡她的意。真不知她用了什麼辦法,那兩隻大耳朵終於立起來了,很是靈性。在耳朵的下端塗上淡淡的口紅,再安上兩個大紅釦子當眼睛,一頂活靈活現的小白兔帽做好了。連做道具的阿姨都說做的比她的好。

我是老大,當然第一個戴。此後,三個弟弟也都戴過,都有相片留下來。媽媽說,我們小時候,戴着她親手做的白兔帽滿街跑,聽到的是讚美,看到的是羨慕。

母親的自尊,由於自已的努力,又一次得到了滿足,這是她聰慧心靈的寫照呀。非常遺憾的是,小白兔耳朵立起來的祕密,至今無人知曉。因爲,她生的是四個不會、也不懂縫紉的兒子。

4

那時的家庭,富裕的不多,商品十分緊缺。媽媽做的棉衣從外面看是新的,裏子全是用舊布拼接的。拼接裏子是個勞神的事,要顏色一致,或是相差不大,要柔軟,要貼身。

拼好裏子,接着是絮棉花。棉花只能新舊搭配,因爲按人頭分棉花票。先要把棉花撕開,再一一塊塊墊付上去。四個兒子的棉衣一做就是一個多月,每年春節我們都能穿上新的棉衣。

燈光下媽媽做針線活的樣子,至今歷歷在目。

不到50歲的媽媽,終因勞累病倒了,此後直到去世,基本是臥牀不起,但仍沒有放下手中的針和線。

她用已經變形了的手,強忍着風溼病帶給她的疼痛,帶着花鏡,斜坐在牀上爲幾個上大學的孩子縫製書包、提包、裝錄音機的包。有人造革的,有細帆布的,做起來很是費力,但很精緻,不少人看到都誤以爲是街上買的。

5

“慈母手中線,兒女身上衣。”是啊,溫暖我們兄弟身心的那針針線線無不寄託着無限的母愛,無不顯現出母親的智慧,無不記載着母親的辛勞,無不凝聚着母親的希望……

針針線線數不清,慈母之情道不完。

親愛的媽媽,這一切,我們都時常想起、更不會忘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