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堂主,今天看你的美洲虎照片,突然发现机翼上方也可以挂载导弹,那为什么现在的三代机看不到了呢。想问现在自控技术那么发达了,计算机反应又快又准,空战是否可以通过雷达或其它传感器发现来袭导弹,测准其速度和距离,自动做出规避动作。

怎样天天看《踢馆》?只要打开微信,进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众号搜索里输入“讲武堂”,就可以关注我们公号啦,第一个结果就是我们哟。

问:因为安全性的提高,现在宽体客机都是双发而不是四发,那么C-17与运-20这样的大运可否也采用双发呢?

其实现在就有了双发的大型运输机,日本的C-2就是这样的设计,翼下吊俩涡扇发动机,是比运-20略小一些的大型战略运输机。CF-6和GE-90这样的发动机,单台推力比我们用的D-30或者是美国人用的PW-1200系列两台都大,推力倒真不是问题了。


但是现在有个问题在于,军用运输机要求比较好的短距离起飞能力,比较方便的办法就是用襟翼下偏把发动机的喷流引导向下。襟翼本身面积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发动机整体尽量靠近机翼,像C-17的发动机悬架就几乎不占高度,就是为了这个需求。

而像C-2那样用大直径发动机,对应位置的襟翼那得多大啊……明显没法设计了。但C-2只需要往海外维和运兵,并不要求C-17的近距起飞能力。

当然也可以跟YC-14那样设计,发动机直接装在机翼上,这样也可以实现增升。不过这方案虽然试飞效果很好,但是几十年下来也就苏联人在小几号的安-71/72上用了,独苗一根。



所以,C-17这种能在野战机场起降的大型运输机必须4发,这也是大国的标配。我们的运20,因为发动机拖后腿,一开始做不到C-17那种能力,但以后还是要慢慢做到的。

问:堂主,能不能分析一下怛罗斯之战失败和安史之乱对于唐朝国运的影响,两者又是否有直接的关联?好像中国和中东国家对怛罗斯之战的研究都不是很感兴趣,毕竟古代东西方大国的正面交锋历历可数,很是好奇。

怛罗斯之战本身其实根本没啥影响,尤其是对于唐朝来说,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内的影响基本等于零,打完之后阿拉伯人也没继续进攻,唐朝也没去找麻烦,都是该自己干嘛干嘛去。天宝十年打完,高仙芝封常清照常升官,天宝十二年封常清照样压服了大勃律。


因为怛罗斯这个地方无论对唐还是阿拉伯,都是力量延伸的极限,打赢了都吃不下来,更不要说继续前进了,所以互相比划了一下都退走,让本地的部族自己混。


影响唐的西域政策,不在阿拉伯而是吐蕃。安史之乱后唐力量衰弱,在青海、甘肃被吐蕃压着打,所以和安西的通道被切断,让吐蕃人逐渐吞并了西域。后面吐蕃人跟阿拉伯人也发生了一些冲突,但是规模都不大。


问:堂主,请问电动车/坦克的主要发展瓶颈是什么,未来有没有可能取代燃油动力车/坦克,纯电动?

小伙子你很有勇气啊,我看好你……

不说多了,就算一个坦克只算1100KW开一个小时的电需求,那就是1100KWH的电池,看看特斯拉的电池多大?77KWH……也就是一个坦克得塞下15个特斯拉的电池,你觉得塞得下么?

这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坦克一般是1200升左右柴油,有5000KWH的燃油储备,才能维持足够的行军距离和作战时间,要塞下这么多电力那就是60多个特斯拉电池,这得装满一个集装箱了……


现在电动车大发展,是因为汽车的空间是很充裕的,所以随便找找一些空档塞就行了。问题是坦克里面是寸土寸金,要拼命压缩空间,所以就是根本塞不下。坦克要搞电推,最后还是只能搞混动才行,电机来降低低速油耗,提高扭矩性能,给内燃机查漏补缺。


问:请问堂主,EJ-200和F-135发动机从技术层面上是否属于同一档次,除了台风,未来它是否还有市场?

还是要低一个层次的,或者说开发的时候没想到要有这么极端的性能需求。

F-135的前身是F-119,涡轮前温度达到了1960K,而EJ-200只有1750K上下,这就是差了200多K。F-404到F-414脱胎换骨的两个型号,差的都没这么多温度。


就像台风只是三代机的自然衍生改进一样,EJ-200也只是三代机发动机的一个自然提升,比F-404少一级压气机,增加一点温度而已。


大型发动机F-119和F-135使用六级高压压气机,三级风扇,这是因为他们大,提高级压比困难,所以只能这么多,而小得多的EJ-200采用一样的级数,那技术难度就小多了。


对比看一下F-110和F-404,这俩表兄弟使用的技术差不多,F-110是三级风扇九级压气机,F-404就减少到了三级风扇七级压气机,差了两级。EJ-200要实现跟F-119家族差不多的性能,估摸着得减少到二级风扇五级压气机,才能实现近似的推比,这对风扇、压气机的技术要求就跃升了。

问:堂主,三、四年了第一次问,现如今隐身机时代,像歼-20这样性能的战斗机是否必要?如果我们不追求机动性和超巡能力,类似B-21或B-2,由于不追求性能,我们可以有更好的隐身设计,同时放大机体可以塞得下更好的雷达、红外和光学成像,同时大的机体也可以放得下更强的导弹,不用像现在这样为了放进弹仓拼命压缩弹体。还有装得下更好的电子战能力,起码能在雷达波中更好的隐藏自己,这样会不会更强大?

机动性问题还是有说嘴的,但是超巡能力这个真没啥争议,因为飞机比军舰、坦克的优势就是速度快,那飞机内部自然也是飞的快的有优势了。


堂主之前也说过一个概念,就是空战的胜负不在于空战中你狗斗厉害不厉害之类,而是取决于开打之前你处于什么位置,敌人处于什么位置。而速度、快爬升好、飞行高度大的飞机,就更容易抢占有利阵位,这个能力大家都不会放弃的。


所以第六代战斗机的超音速性能要求,比F-22还高得多,是要求超音速直接飞上千公里单程距离的,所以基本都采用了无尾无鸭翼的光秃秃大三角翼造型,机动性基本上可以确定比F-22这一级别的飞机低了,也是历史上难得的开倒车。



问:堂主,在上过战场的车型里,二战时期最昂贵最复杂的动力系统这个荣誉应该给虎P和象吧,JS-6就算没炸也赶不上了,黑豹的双扭杆交错负重轮都得挤进前排。M4实在算不上比T-34更好,T-34上战场是40年,对手是3号和少量的粗管子4号,M4上战场已经是42年了,那时德三都有虎豹了啊。在43年底之前,那时的T-34/76和M4们火力都渣,但是在集团冲锋时,T-34能在被团灭之前冲到可以击穿虎豹的位置,而M4却不能。萤火虫炮是不错,还能打脱壳穿甲弹,但是机动和防护都不如虎,产量优势也不大,只能算是应急的自行反坦克炮

M4在42年的时候穿甲能力其实已经凑合了,紧急上马APCBC以后,哪怕短管的75至少打三号、四号如同切瓜斩菜,而T-34除了41年够用以外,之后42、43年遇到三号、四号都很捉急,他炮不差但是弹药太烂了。

T-34-76不用钨芯弹的话,0距离都无法击穿老虎的侧面装甲,事实就是这么的悲伤……并不存在什么可以冲锋到可以击穿虎的距离,实际上虎数量很少遇到次数很多,而且苏联人打虎的办法是射击负重轮和履带,指望停住老虎,让其失去进攻能力就够了。


所谓苏联人的打虎记录,绝大部分遇到的其实是四号长管……虽然说T-34-76打四号长管都得死亡冲锋,不然普罗霍夫卡的损失也不会那么大了。在44年以前战场上主要对手还是四号,75毫米炮的M4能轻松收拾四号长管,而T-34-76做不到,这是两者最核心的差距。



至于动力系统算是堂主一个小笔误,34的变速箱非常简单,虽然寿命和性能也很烂,不过好歹造起来不至于过于困难,不过发动机那是真的贵,战前小批量的时候,一台价格是之前坦克用的航空发动机M17的接近四倍……寿命则只有五分之一。

战争后期成本下去仍然是M17的两倍左右,寿命也只有一半。M17好歹是比美国人R945之类复杂昂贵很多的。柴油机天生就比同级汽油机复杂昂贵,高性能柴油机更是如此。

交错负重轮那是行走系统,不属于动力部分。


迷你踢馆

问:上期堂主说镀铬枪管对制造要求高,但是波波沙枪管也镀铬啊,难道八十年前毛子的制造技术逆天了?

镀铬枪管不难,难的是镀铬以后还能有高精度。实际上一般战斗步枪都是镀铬的,正统狙击步枪都不镀。


问:您好,请问大量个人装备都使用电池,如瞄具和数据设备等,有无在装具上加光板实现光能充电的设计?

装具是要摸爬滚打的……太阳能电池可没这么扛揍。

问:我有一事不明,弹舱里面的导弹不要自由落体一段距离才会点火吗?这和弹舱是平的还是凹进去的有很大关系吗?

凹陷有混乱气流,很容易导致导弹失控,甚至被气流重新拍回弹舱去。看下下面苏34的图,就知道苏57那个弹舱投弹有多危险了。


问:堂主,据说黑火药作发射药最大的长径比是22倍,多了也没有意义,还影响弹道,可看那一时期的长枪枪管长度都远大于22倍。枪管越长加工难度越大,是那时人没去研究不明白吗?可看他们还是知道分长枪与短枪,应该是有一定的了解吧,望给个迷你

火枪的发射药跟火炮的不一样,火炮是缓燃药,膛压低,火枪是速燃药,膛压高燃速高。而且本身枪就短,发射药量又大,一米以内的枪管还是能一直加速的,所以初速比短枪大很多。

问:堂主,祝你早日脱单!想问现在自控技术那么发达了,计算机反应又快又准,空战是否可以通过雷达或其它传感器发现来袭导弹,测准其速度和距离,自动做出规避动作。如果能实现,不用为培训好飞行员犯愁了?你也说过,错过一次交叉就摆脱了,应该不难吧!

开着雷达到处飞,这是明晃晃的靶子,到时候来的可就不是一颗导弹了。


问:小堂你好,想知道歼-10跟F-16比到底还有哪些不足,让小巴对F-16念念不忘呢

小巴本来的系统都是基于F-16搭建的,而且AIM-120导弹和F-100发动机香啊。

问:唐老爷,你说飞豹因为没有采用前缘襟翼导致低空性能差,我想问一下后面给他加上的难度大吗?

难度不算很大,但是已经停产的玩意可就没法加了。

问:堂哥,现在无人机大行其道,受坦克是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的思路,以及空空导弹改地空导弹的思路,开发一款配备格斗导弹或便携防空导弹的无人机执行反无人机任务,而且能防止敌方也无人机为饵,伏击我方战斗机!

问题是无人机不是坦克,他只是个打杂武器,空中的坦克是战斗机。

大国不需要,小国倒是有需求,而且还实战过,不过是国产无人机仗着续航时间长,炸对方无人机的机场。

问:堂主,今天看你的美洲虎照片,突然发现机翼上方也可以挂载导弹,那为什么现在的三代机看不到了呢?它的挂载方式相对于机翼下挂载有什么优缺点呢?

谁来爬到上面去装导弹?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小导弹一般是人抱着装的,所以受人力限制很大。


问:帅堂汉克斯,能不能讲讲计算机机器语言的未来,现在用的机器语言还都是二进制,如果进化成十进制、十六进制会不会对算力提高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未来军事上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基础?

二进制不是语言,而是晶体管对于状态的判断是接通和断开,你找得到什么晶体管能判断十种状态吗……

苏联搞过3进制计算机,后来被淘汰了。

问:堂哥在上!核潜艇一直长时间在水下,新鲜蔬菜一直是难题。受大妈开荒启发,在潜艇上能不能用餐厅、会议室之类的地方搞立体水培,舒缓身心,改善伙食一举两得!

水培你的光线哪儿来,用大功率灯?……会热死人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