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高呼要毁约,而这次他想撕毁的是当年美苏谈判的最重要成果《中导条约》。

美国一旦撕毁了这份协议,从技术层面来讲它重新再生产包括装备这种原先受限的这种导弹应该不成问题,而且可能会很快。那如果它一旦有了之后,可能会部署在哪里?

中央电视台《防务新观察》军事问题专家李莉认为,首先从现实的这些导弹型号来看,它这次这么坚决是因为有潜在的几种型号已经可以迅速转入生产,比如陆军战术打击系统。过去它定义的射程是500公里以内,就是为了规避《中导条约》的限制。那能不能发展到1000公里,甚至1500公里,2000公里?可以肯定是完全有这个能力的事。所以说未来它首先就可以把射程打开,而这个显然作为一个战术的陆军导弹在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部署都是有可能的。

在整个北约当面,美国认为自己和俄罗斯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军力失衡,特别是波罗的海这几个国家,现在航空平时的巡航都是由北约部队来轮流驻训的。所以它本身出于对俄罗斯潜在威胁的所谓判断,很可能首先推进来,比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因为这些地方现在常年北约有大概4500名常备部队在这个地方驻防。这些人如果一旦按照北约的判断,就是如果俄罗斯真的采取行动,它们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的。所以它就需要首先加强这个方向的相关部署。当然,还有第二个方案,就是本身要和核能力结合。

之前美国的核武器要想进入欧洲都要偷偷摸摸,如果被发现了还会引起很多指责和批评。那今后美国的核武器会大摇大摆进去吗?

李莉认为,它现在完全可以在欧洲的战术武器库结合了。像土耳其这样一些国家,过去它曾经在这个地方就有美国的战术核弹头,那么现在当然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导弹推进去。推进去以后谁能知道是常规弹头还是核弹头?所以这个相当于是美国给自己非常方便地打开了一个“地狱之门”。另外它可以放到俄罗斯整个的最前线,也就是俄罗斯在哪个方向,比如在西部,西部现在和北约是对抗的,如果说在这地方有相关的部署,有演习的时候,我这个是能机动的,因为本身它肯定是陆基要机动的,机动了以后这几个国家可以打通,什么捷克、斯洛伐克,就这么就可以拉动。如果是这样拉动的话,它就可以作为一张牌,就是只要我想显示美国和俄罗斯对抗的决心,我就可以在整个北约框架下所有的陆地边界出现。

如果美国真的打开以后,起码在这几个方面是可以有所动作的,欧洲是最大的牺牲品。(文/清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