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五一广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距地表5米处发现大量竹简,随即停止施工,并报告文物部门,经考古人员现场勘查后,确定为一口埋藏有大量竹简的古井。在抽干并清理完井中的积水和淤泥后,工作人员由上而下逐层发掘,并出土了一批东汉时期的竹简、陶器、瓷器等文物。

从清洗的竹简文字可知,时代为东汉晚期,文字内容有“长沙太守丞印”、“临湘令”、“赋曹史”等名称,因而推测这批竹简,为东汉官府文书档案,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另外,从竹简摆放无规律,甚至有烧损、刀砍的痕迹判断,这批竹简是在战乱中,匆促丢弃于古井内。

同时,在古井5.3米深处,专家还发现一个形状如袋状的土洞,初步推测为储存物品的地窖。“当时我一看就怀疑里面肯定有好东西,结果砸开封土,里面只有两个陶土罐,其中一个陶罐的口已经破碎,里面填满了淤泥” 长沙博物馆考古主任戴勇说,“打开一看,里面是很清的液体,没有味道。后来对罐中的液体检测,发现里面有少量的乙醇,由此确定罐中液体是酒”

俗话说“酒愈陈愈香”,千年前的东汉古酒出土后还能再喝吗?戴勇认为,古酒装在密封的器皿里,里面的液体并不全部是酒,再者,酒中的化学物质会缓慢变化。古酒虽然有酒味,但毕竟是“过期”饮料,已经无法饮用了,如果饮用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危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