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鴕鳥,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鳥類,生活在非洲的沙漠地帶和稀樹草原。其羽毛,肉均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鴕鳥易繁殖,抗病能力很強,所以在很多國家都有大規模養殖,它也是個大動物園的常客。

雄性的鴕鳥可高達2.5米,重約155公斤。比普通成年男性還要高,還要重。鴕鳥的巨大眼球,帶着濃黑的眼睫毛,是陸地生物中最大的眼球,只有鯨的眼球比之更大。鴕鳥視力佳,一個眼球重達60公克,可看清3至5公里遠的東西,其瞬膜(第3眼瞼)有阻擋沙礫及保護眼睛之功能。

以下爲地球上現存的最大鳥類名錄。

鴯鶓

僅分佈於澳洲,是國徽上的動物之一,也譯作澳洲鴕鳥。鴯鶓有三根腳趾且呈三趾腳型;這種適應奔跑的情況在其他鳥種身上也可看見,例如鴇和鵪鶉。鴕鳥只有兩根腳趾。

鴯鶓跟其他平胸類的鳥類一樣,雖然它還保留有一對細小的翅膀,但已經不會飛行。鴯鶓的羽毛很柔軟,毛色通常都是啡色。身高由1.5至2米,體重約45公斤,最多不超過60公斤,而雄鳥的體型通常較爲細小。他們可以以快速和省力的小跑走很遠的路,衝刺時最快速度可以高達每小時80公里,每跨步可達3米。

南方鶴鴕

成年南方鶴鴕約1.5-1.8米高,雌性的體型較大,色彩豐富,有些雌性個體身高可達2米,體重達60公斤。南方鶴鴕頭上有骨盔,作擊打草叢之用,亦備有裝甲。主要分佈於印尼和北部澳大利亞。

北方鶴鴕

站立時身高可達1.6米,頸部爲金色,這點跟雙垂鶴鴕不同,且體型亦比其小,這種鳥分佈在新幾內亞北部。

皇帝企鵝

是企鵝家族中體型最大的屬種,成年皇帝企鵝身高可達120釐米,體重可達46公斤。在皇帝企鵝發現之前,有一種企鵝被認爲是最大的企鵝,取名爲國王企鵝。後來,在南極大陸沿海皇帝企鵝被發現,由於它比國王企鵝還高大,因此命名爲皇帝企鵝。

公皇帝企鵝雙腿和腹部下方之間有一塊佈滿血管的紫色皮膚的孵卵斑,能讓蛋在環境溫度低達零下華氏180度(攝氏零下117度)的低溫中保持在舒適的華氏97度(攝氏36度),小皇帝企鵝身上的淺灰白色絨羽可禦寒防風,但不防水,防水的陵羽要等到它們快成年時纔會長出,慢慢替換身上的絨羽,身體下方的絨羽會先掉。

國王企鵝

是企鵝家族中體型第二大的屬種,成年國王企鵝高約90釐米,重11至15千克,僅小於皇帝企鵝。全世界,國王企鵝數量約有400萬隻,被分爲兩個亞種,種羣數量仍在繼續增加中。

美洲鴕鳥

是美洲最大鳥類,不能飛行,腳上有3枚向前的趾。美洲鴕鳥分佈於南美洲廣闊的草原上,體長約150公分,食物爲植物種子、根和昆蟲。

美洲鴕鳥喜歡結羣生活,一雄多雌婚配製度,兩性的羽色十分相似,雄鳥小於雌鳥,1只雄鳥和5至6只雌鳥在一起,同它們的後代結成20至30只的大羣生活。

2001年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在阿根廷舉行,以一隻頑皮的雄性美洲鴕鳥來作吉祥物,取名“南迪”。

卷羽鵜鶘

分佈在歐洲東南部至中國沼澤及淺水湖的一種鵜鶘。卷羽鵜鶘現存未有亞種。但在阿塞拜疆發現的一個更新世化石,就因體型差別而被描述一個卷羽鵜鶘的古亞種。卷羽鵜鶘是最大的鵜鶘,長1.7米,重11-15公斤,翼展超過3米。以平均計,它們是最重的飛行動物。它們與白鵜鶘不同的是其頸上羽毛是捲曲的、腳呈灰色及羽毛呈灰色的。它們的下頜在繁殖季節是紅色的。雛鳥是灰色的,不像白鵜鶘般面部有粉紅色的斑點。

火雞

又名七面鳥或吐綬雞,是一種原產於北美洲的家禽。火雞體型比一般雞大,可達10公斤以上。根據傳統,美國人會在感恩節及聖誕節烹調火雞。

和其他雞形目鳥類相似,雌鳥較雄鳥小,顏色較不鮮豔。火雞翼展可達 1.5 - 1.8 米,是當地開放林地最大的鳥類,很難與其他種類搞混。

火雞有兩種,分別是:分佈於北美的野生火雞,和分佈於中美洲的眼斑火雞。現代的家火雞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馴化當地的野生火雞而得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