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三星失去手機終端市場後,芯片業務還能在中國堅守多久,只有市場能給出答案。在2019年1月份手機市場銷量排名中,三星的市場份額僅剩下0.7%,而曾經的追隨者華爲、小米、oppo等廠商已將市場瓜分殆盡,在寡頭現象越來越嚴重的市場環境下,前六大品牌已拿下總份額的91.9%,而這六家手機廠商如今只剩下蘋果一家外資品牌。

營收佔到韓國GDP的20%,旗下公司市值佔據韓國股股指市值的近1/5。

作爲韓國綜合實力最強企業的三星,對韓國甚至世界經濟的影響力不容小視。

而三星業務中三星電子對整體業績的影響尤爲突出。

4月5日,三星電子發佈了一份另市場不太滿意的2019年一季度財報。

雖然早有市場預期,但是457億美元的一季度銷售額同比下滑14%,而55億美元的利潤,更是同比大跌60.4%,依然讓投資者大跌眼鏡。

全球第一的芯片業務成拖油瓶?三星電子利潤大跌60%


三個月前,三星電子發出了兩年來第一次業績下滑預警,如今增速下滑確認,三星電子或如預警所說,迎來了艱難的2019年。

蘋果還是華爲?三星的業績被誰拿走了?

作爲蘋果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蘋果產品的銷售量直接影響着三星的營收。

在蘋果不斷“砍單”之後,三星電機、顯示屏以及芯片業務板塊承壓嚴重。

尤其是在中國市場,配件的最大買家-蘋果銷售受阻同時,自身的手機終端業務也受到了中國國產手機的圍攻。

在2019年1月份手機市場銷量排名中,三星的市場份額僅剩下0.7%,而曾經的追隨者華爲、小米、oppo等廠商已將市場瓜分殆盡,在寡頭現象越來越嚴重的市場環境下,前六大品牌已拿下總份額的91.9%,而這六家手機廠商如今只剩下蘋果一家外資品牌。

全球第一的芯片業務成拖油瓶?三星電子利潤大跌60%


蘋果和三星在中國市場誰也沒有打敗對方,而是被中國國產廠商集體包圍了。

不止是2019年,從2018年開始,三星電子在中國市場的就有了衰敗跡象。

2018年第四季度,三星電子利潤同比下降28.7%,季度利潤兩年內第一次跌破14萬億韓元。

成也芯片,失也芯片,曾經世界第一的芯片業務成了拖油瓶?

逆週期的戰略選擇曾讓三星電子成爲世界芯片業的霸主。

行業越是處於低谷,越要加大投入。這種不看短期利潤的反向思維,讓三星電子孤注一擲亞寶芯片業務獲得巨大成功。

全球第一的芯片業務成拖油瓶?三星電子利潤大跌60%


如今,芯片已成爲韓國製造在世界的名片。在全球半導體市場,韓國芯片已經將曾經的霸主日本半導體芯片廠商拖垮。

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兩大韓企已佔據了全球半導體74.6%的市場份額。

而存儲器芯片帶來的利潤更是佔到了三星電子芯片業務的80%。

在2018年,半導體市場受到全球經濟變化的影響,進入了下降通道。利潤過度依賴於半導體芯片業務的三星利潤受損也就成爲了必然。

過去幾年,三星電子的利潤增長率基本同半導體市場同比聯動,三星電子何時能恢復增速或許先要看半導體芯片價格何時能夠止跌回升了。

全球第一的芯片業務成拖油瓶?三星電子利潤大跌60%


中國製造的崛起,成爲三星崛起之路最大障礙

如同三星當年逆向投資半導體芯片一樣,中國企業也在用同樣的反向思維向三星的核心板塊發起衝擊。

在三星電子另一個關鍵領域oled屏上,以京東方爲首的中國光學企業經過連續多年的高投入,已形成量產規模。並且正在蠶食三星電子原有的市場,尤其是蘋果已將京東方選作備選零件提供商之後,三星電子固守的領域正在失去。

全球第一的芯片業務成拖油瓶?三星電子利潤大跌60%


而華爲則從芯片業務入手,開始解決中國“無芯”之痛。

在2018年全球半導體採購榜中,前十名包括了四家中國廠商。

華爲更是以210億美元的採購量位居第三。中國手機制造的崛起讓中國成爲全球芯片廠商爭相進入的對象。

而華爲將自主研發芯片作爲突破目標,可以說是直擊三星電子命門。

全球第一的芯片業務成拖油瓶?三星電子利潤大跌60%


尤其是在5G領域,華爲海思已經開始打破外資壟斷。

作爲全球第一大手機銷售市場,在佔領手機終端市場後,中國廠商的下一個目標瞄向了芯片自主化。

而三星失去手機終端市場後,芯片業務還能在中國堅守多久,只有市場能給出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