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隊每一屆都衝擊世界盃,基本都是鎩羽而歸,但工資又是高出天際的存在,這也是讓很多激進的球迷朋友高呼“解散國足”的理由——畢竟技不配位是一個難以讓人接受的事情——如果國足有好的表現,相信羣情也不會激昂如此。然後我們可以對比歷年的常見豪門,就會發現,以前你固定認爲是“強隊”的隊伍越來越少德國世界盃的8強還有6支豪門,南非剩下5支豪門,巴西世界盃4支豪門,俄羅斯世界盃繼續持平。

中國隊每一屆都衝擊世界盃,基本都是鎩羽而歸,但工資又是高出天際的存在,這也是讓很多激進的球迷朋友高呼“解散國足”的理由——畢竟技不配位是一個難以讓人接受的事情——如果國足有好的表現,相信羣情也不會激昂如此。

不過坊間有這樣一個消息,世界盃要擴軍。

之前傳出的消息,是2022年的世界盃上,世界足協將會把世界盃的陣營進行擴大到48支隊伍。而很多人是看好擴軍後中國隊的表現的,畢竟亞洲的名額增加了,中國機會更大。雖然後來闢謠說22年不可能,至少再等一屆。但我覺得其實不必盲目樂觀。

首先還是國足實力的問題,弱就是原罪,而國足的原罪很大。這不能光怪球員,但如果一味的指望外部條件放寬而進軍世界盃,那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像鄰居日本那樣差點殺敗比利時?其實不管怎麼樣,只有增強自身的硬實力,纔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

第二是,擴張會讓本來就精彩程度下降的比賽更加乏味。

有人統計過,在18年的首輪小組賽之中,16場比賽38粒進球,場均2.37球,其慘淡程度乃自1998年世界盃擴軍32隊以來的第二低,遠遠無法與四年前巴西世界盃同期的49球相比。若不是東道主和伊比利亞兄弟打出了兩場風格迥異的大比分,若不是裁判、VAR、球員聯手送上9個點球、4個烏龍,數據還會更加難看。6場1-0,2場1-1。

然後我們可以對比歷年的常見豪門,就會發現,以前你固定認爲是“強隊”的隊伍越來越少德國世界盃的8強還有6支豪門,南非剩下5支豪門,巴西世界盃4支豪門,俄羅斯世界盃繼續持平。

這裏面主要的原因有,各大洲最高水平的聯賽應該是俱樂部,成員都不會來自於單一國家,他們都是來自於世界各地的足球精英,因爲同一俱樂部的利益配合無間。

而足球更講究配合,足球運動員平時配合都是俱樂部成員之間的。這也使得自己與國家隊成員進行合作的機會真的有限。這樣的情況下,這些現組的國家隊很難將球員之間的默契程度進行配合。

所以,你會發現國家隊的成員大都是娛樂部的精英,湊起來卻像是烏合之衆。強隊不強,弱隊也不弱。

然後,各大洲的足球技術相互交流強化,也讓各個國家之間的技戰術水平急速上升,差距肉眼可見的縮小,這也是造就強弱隊之間差距越來越小的原因。

但是國際足聯更加考慮的是自己的受益問題,雖然這樣的擴張隊伍,會讓比賽的趣味性下降,但無疑有更多的國家隊伍參賽,關注度更高,轉播費也會更貴,國際足聯的收入蹭蹭猛增。

那些希望藉此機會進入世界盃的中國球迷們,就算進了,世界盃越來越沒意思,你們還會看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