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攝影師肖全爲易知難拍攝的一張照片。很多人都懷疑這張照片是現代攝影作品,因爲照片中人物的穿着打扮和那個年代格格不入,但是這確實是一張80年代的照片。當時易知難化完妝坐在琴房裏面,拿着菸灰缸倚靠着鋼琴抽着煙,眼中噙着淚水,這時肖全輕輕地拿起相機連着拍了好幾個膠捲,這就是其中的一張。

80年代三個戴着蛤蟆鏡的男青年。蛤蟆鏡是80年代風靡全國的潮流單品,是那些趕時髦的年輕人必備之物。這些蛤蟆鏡在當時大多來自香港和國外的一些地方,一般最先從廣東進入國內,於是當時很多人都會前往廣東去販賣蛤蟆鏡。除了蛤蟆鏡,他們頭上的軍帽在當年也很流行。

80年代在巷子里納涼聊天的鄰居們。畫面中小巷兩旁坐滿了男女老少,道路中間走過一個打扮時尚的年輕女子,大家的目光立刻齊刷刷地轉向那位女子。和今天相比,那時候大家的穿着普遍比較刻板,而畫面中女子穿着短褲、短袖,頭上還戴着一個蛤蟆鏡,在小巷子裏格外顯眼。

1984年在洛杉磯參加完奧運會凱旋歸來的中國女排受到了熱烈歡迎。1984年中國女排在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奪得金牌,一時舉國沸騰。次年中國又在第四屆世界盃女排賽奪得冠軍,郎平獲"最佳選手獎",同年郎平退役。照片中的郎平搓着手看起來很害羞。

80年代北京公園中約會的情侶。隨着改革開放的進行,越來越多的西方思想傳入中國,中國的年輕一代也漸漸變得開放起來。但是相較今天那時候的人們還是比較保守的,在當時人們談戀愛一般都去鑽小樹林,只有避開人們的視線才能稍微放鬆地去說悄悄話。

在書攤前看小人書的青年人。在當時沒有手機和太多的娛樂設備,看書(小說、連環畫)成了人們主流的消遣方式之一。書攤前齊刷刷坐着幾十名青年,如今除了外網吧裏,現在已經很難看到這樣的景象了。

80年代北京巴黎馬克西姆餐廳裏面的一場時裝秀。馬克西姆餐廳是一家中法合資的西餐廳,所以走秀的模特都是外國人。在當時我們中國人的服飾還比較單調,思想也比較保守,平時很少能看到時裝秀,因此當法國模特從身邊走過時,餐廳中的“有錢人”個個都把目光盯在模特身上。

1981年的深圳。1980年深圳被設爲經濟特區,成爲了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隨着改革開放的推進,深圳飛速發展,很快就成爲了一個高樓林立的大都市。照片中的深圳那時候還有很多百姓在種田,百姓趕着牛走在土路上。就在當年深圳誕生了中國第一個商品房小區:東湖麗苑,當時一平方1000元。

80年代陽朔縣捕魚的百姓。照片中漁民蹲在竹筏上,然後用棍挑着一個個油燈,竹筏的筐子上還站着魚鷹。魚喜光,在黑夜中看到光亮他們就會向有光的地方游去,這時候魚鷹就會下水將魚捉住。

1981年遼寧等車的人們,他們在空洞的樹幹中避風。那時候出行不像今天這樣方便,很多家庭都有汽車,那時候就連自行車也只有少數家庭纔有。近的地方還可以走着去,出遠門就只有乘公交了,不過那時候公交車一天也只有幾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