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參考消息網10月25日報道 外媒稱,世界銀行10月23日表示,中國和印度進入了過去一年來政府在改善本國營商環境方面進步最大的十強行列。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4日報道,世界銀行發佈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連續第二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排名前十。

參考消息網10月25日報道 外媒稱,世界銀行10月23日表示,中國和印度進入了過去一年來政府在改善本國營商環境方面進步最大的十強行列。

據法新社10月24日報道,世界銀行的報告稱,靠着自身的進步,中國在營商環境排行榜上超越法國,躍居至第31位,上升了15位。

報告稱讚中國加強了對中小投資者的保護,改進了合同的執行程序,通過改革海關監管和港口基礎設施使貿易更加便利。

世界銀行行長戴維·馬爾帕斯在一份聲明中說:“消除企業家所面臨的障礙能創造更好的就業機會、更多的稅收和更高的收入,所有這些對於減少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都是必要的。”

報道稱,世界銀行對190個經濟體的10個商業活動領域的改革進行了研究,包括建築許可、獲得電力和納稅等問題。

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4日報道,世界銀行發佈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連續第二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排名前十。

據世界銀行官網消息,報告顯示,改善最爲顯著的經濟體包括中國、沙特、約旦、多哥、巴林、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科威特、印度和尼日利亞。

報告說,由於大力推進改革議程,中國連續第二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排名前十。中國在截止到今年5月1日的12個月中實施了創紀錄的8項營商環境改革,全球營商便利度排名第31位。

報告還稱,中國加強中小投資者的保護機制,全球排名上升至第28位。

此外據路透社10月23日報道,中國國務院日前頒佈《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10月23日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具體來講則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

他在國新辦吹風會上稱,要進一步推進公正監管,優化環保、消防、稅務、市場監管等執法方式;對共享經濟、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產業新業態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促進新興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將)再推動取消一批行政許可等事項,進一步清理規範各類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寧吉喆稱。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頒佈,相當於制定專門行政法規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以政府立法爲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提供製度保障。

針對執法“一刀切”這個企業反映強烈的痛點問題,條例特別要求除特定情況外,不得要求市場主體普遍停產、停業。

寧吉喆表示,未來還要進一步做到簡政便民,持續減少和規範證明事項,2020年6月底前全面推廣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力爭到2022年前,全國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全面實現“一網通辦”。

至於外資進入中國的問題,寧吉喆介紹稱,目前全國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條目已經減到40項,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條目減到了37項,製造業領域基本放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