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5日,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就相互釋放被關押人員問題在多哈達成協議,雙方商定從3月31日起陸續釋放戰俘,這標誌着自上月末美國和塔利班簽署和平協議以來阿富汗局勢朝着積極方向邁出重要一步,但未來和平前景依舊撲朔迷離。此外,阿富汗是個多民族國家,未來和平進程還須照顧占人口多數的普什圖族與非普什圖族之間的利益平衡,唯此才能建立一個具有廣泛包容性的民族團結政府,並在不受外來干涉情況下真正開啓和平進程。

3月25日,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就相互釋放被關押人員問題在多哈達成協議,雙方商定從3月31日起陸續釋放戰俘,這標誌着自上月末美國和塔利班簽署和平協議以來阿富汗局勢朝着積極方向邁出重要一步,但未來和平前景依舊撲朔迷離。

實際上,這次換俘原計劃兩週前開始實施,但由於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存在分歧致使談判陷入僵局,雙方爆發新一輪衝突。早前,由於阿富汗現任總統加尼和首席執政官阿卜杜拉同時宣誓就任總統,導致政府無法對外發出一致聲音,同時也加劇了局勢動盪。3月23日,美國務卿蓬佩奧訪問喀布爾並與加尼和阿卜杜拉分別舉行會談。蓬佩奧在美國國務院當天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美方對阿富汗總統加尼和前政府首席執行官阿卜杜拉未能組建包容性政府“深表遺憾”。他表示,阿領導人這一失職破壞了美阿關係並對美國家利益構成直接威脅,美方因此決定今年將削減10億美元對阿援助,並準備將2021年援助也削減10億美元。這對於財政嚴重依賴外援的阿富汗政府來說,無疑是沉重打擊,也成爲隨後阿富汗政府讓步的主要原因。

然而,換俘協議能否真正啓動並推動國際社會期許已久的和平進程,仍存不確定因素。塔利班一直將美國爲首的多國援助部隊視爲佔領軍,實現“阿人治阿”是其一貫立場,美國撤軍無疑符合其政治訴求。如今,美國日漸將阿富汗問題視爲戰略包袱,特朗普爲調整美國全球戰略佈局並謀取連任,迫切希望撤軍。此前,美國拋開阿富汗政府單獨與塔利班舉行和談並達成協議,其急欲脫身的心態可見一斑。按照協議,美國及其盟國將在14個月內從阿撤出全部軍隊。不過,如果特朗普實現連任,其阿富汗政策是否會發生變化?如果屆時美國撕毀協議並像在伊拉克那樣長期駐軍,那麼塔利班與政府軍之間的衝突必將重新爆發。

綜上,阿富汗的和平進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能否組建包容性政府。一方面,加尼與阿卜杜拉之間的政治危機是阿和平進程的內部障礙,其實質是阿卜杜拉對政治權力分配不滿,而阿現有政治框架基本上是美國意志的產物。另一方面,塔利班如今已發展成爲一個較爲成熟的政治武裝團體,且被美國認可爲阿未來不可缺少的一股政治力量,多哈協議落實後塔利班有望在停止暴力活動的基礎上通過談判逐步融入聯合政府。究竟是解除武裝後的和平入閣,還是像黎巴嫩真主黨那樣“帶槍入閣”,甚至如當年推翻納吉布拉政權那樣單獨組閣,取決於未來局勢演變和各股勢力之間的博弈。此外,阿富汗是個多民族國家,未來和平進程還須照顧占人口多數的普什圖族與非普什圖族之間的利益平衡,唯此才能建立一個具有廣泛包容性的民族團結政府,並在不受外來干涉情況下真正開啓和平進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