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45岁后,一定要注意养护血管,防血管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人体的五脏六腑,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老化,甚至病变。

人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1岁-35岁,被称为“健康期”。

36岁-45岁,被称为“疾病形成期”。

46岁-55岁,被称为“生命高危期”。

56岁-65岁,被称为“安全过渡期”。

45岁后,步入生命高危期,有多少人没能“跨”过去?


45岁后,多数人会遭遇3大危机,想长寿,5个习惯再难也要改

45岁后,人到中年,将步入“生命高危期”。

此时,身体生理功能开始加速下滑,各类疾病开始爆发。

很多人,没有“迈过”这一个时期,早早退出了人生的舞台。

这其中,多数人会遭遇下面3大危机,需要提高警惕,不可忽视。


第一个:骨质疏松

20岁前,为骨的生长阶段,其后10年骨质继续增加。

约在35-40岁左右,单位体积内的骨质达到顶峰,此后,骨质逐年开始丢失。

40岁以后,骨的形成明显减弱,转换速率为每年0.7%,绝经后的妇女骨质流失速度更快。

也因此,骨质疏松,是这个年龄段首先面临的危机。

预防骨质疏松,越早越好,最好在30岁以后,就开始采取预防措施。


对策:

1、保持钙量充足

人体大部分的钙质,都集中在骨头上,预防骨质疏松,一定要注意补钙。

建议从食物中摄入钙质,最好的钙源是奶及奶制品。

成年人每天摄入800mg的钙,建议每天喝300g左右的奶。

此外,菠菜、西兰花、油菜、芥蓝等绿色蔬菜,也是钙的良好来源。


2、多晒太阳

适当的晒太阳,有助于促进钙、磷等吸收,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此外,经常晒晒太阳,可以促进合成维生素D,钙+维生素D是黄金搭档,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晒太阳,选择在太阳不是十分热烈的时候,晒10-20分钟。

并且,多晒太阳,还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加对抗疾病的能力。


第二个:血管硬化

血管硬化,也是一个器质性的病变。

人与动脉同寿,一旦血管硬化,则会严重损害生命健康。

一项调查显示,45岁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率,男性为60%,女性为55%,这个风险率值,是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人群中的最高值。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会有一定的硬化,再加上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等,也会加速血管硬化病变。

所以,45岁后,一定要注意养护血管,防血管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对策:

1、常饮茶

法国科学家研究,喝茶的人比不喝茶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几率少了25% 。

生活中,养成饮茶的习惯,有助于给血管清清淤,保护血管健康。

用一些药用小植物泡水,对于疏通血管,促进排毒,是不错的选择。


2、食蔬菜

新鲜的蔬菜,对于人体健康,有诸多好处。

其中,坚持每天,最少吃够5种以上的蔬菜,有助强健血管。

不同颜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且含量不同,摄入蔬菜的种类越多,吸收的营养越全面。

蔬菜中,含有机体不能合成的维生素C、花青素、膳食纤维等,有利于抗氧化、排出肠道垃圾,保持血管弹性。

第三个:脏器病变

人体的五脏六腑,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老化,甚至病变。

心肺健康,是长寿的一大基石,然而,40岁后,心肺功能便会开始减弱。

40岁后,心脏功能开始衰退,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逐渐降低。

数据显示,44岁是肝癌的高发期,很多人在44岁后,查出肝脏疾病,且恶化快,伤身损命。

根据调查显示,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

所以,45岁后,很多人会出现脏器病变,危害生命健康。

对策:

1、食物多颜色

五色养五脏,多吃不同颜色的食物,对于五脏六腑,有很好的帮助。

多吃红色,有益心脏健康,可活血化瘀、减轻疲劳、补血补心、祛寒等。

多吃绿色食物,有利于肝气的循环和代谢,还能消疲劳、舒缓肝郁。

多吃黄色食物,可健脾和胃,对于脾胃健康,十分有益。

多吃白色食物,可润肺,滋养肺部健康。

多吃点黑色食物,可滋补肾脏健康。


2、坚持运动

调理五脏六腑,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运动。

长期的运动,不仅可以帮助调理五脏六腑,而且还可以强健体魄。

快步走、踮脚尖、上下蹲、慢跑、瑜伽、太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45岁后,想长寿,5个习惯再难也要改

1、熬夜

能眠者,能食,能长生。

人的一生,约1/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

人体的五脏六腑,皆在睡眠中,得到休息与自我修复。

保持充足的睡眠,让五脏六腑都通过休息来修整,助力健康长寿。


2、嗜烟酒

吸烟、喝酒,对人体的危害,都是“日积月累”的。

长期吸烟喝酒,不但会损害心肺、肝肾,还会诱发各类癌症。

所以,45岁后,一定要坚持戒烟忌酒,越早越好,并且任何时候都不晚。


3、久坐不动

世卫组织,早已将“久坐”,列为十大致死致病元凶之一。

研究发现,久坐不动会增加人患心脏病、糖尿病甚至过早死亡的风险,其危害堪比吸烟。

因此,要改掉久坐的习惯,每坐下45分钟,就起来活动3-5分钟。


4

、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胃酸没有食物中和,容易损害胃粘膜,久而久之,严重损害胃部健康。

不吃早餐,还会加速衰老,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胆结石,增加心梗风险。

切记,早餐不能省,一定要改掉这一个不良习惯。


5、脾气暴躁,爱生气

情绪,对健康影响易很大。

怒大伤身,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发怒时,易导致神经兴奋,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一旦血压升高,对于中年人来说,十分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要注意戒怒,保持稳定愉悦的心情,多听音乐,利于身心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