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經開區。

紅網時刻記者 劉露 通訊員 胡吉星 長沙報道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瀏陽經開區將招商引資作爲“一號工程”,招大引強捷報頻傳:今年1-9月份,園區共引進項目39個,合同引資265.365億元。

軍民兩用高性能微納傳感器項目,主要產品爲應用於航空航天、軍用裝備、高鐵交通等方面的高端傳感器,將進一步增強電子信息產業的綜合實力;投資6.5億元的納米醫療機器人項目,對於壯大生物醫藥產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壇壇香二期生產基地項目,成園區健康食品板塊又一勁旅……

產業興則園區興,產業強則經濟強。2018年以來,瀏陽經開區堅定不移圍繞“兩主一特”產業功能定位,瞄準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健康食品三大產業鏈招大引強。其中,1-9月共引進敬和堂藥業、納米醫療機器人、金邁博醫療等生物醫藥產業項目11個;軍民兩用高性能微納傳感器項目、上海維度電子材料生產基地項目等電子信息產業項目9個;壇壇香二期生產基地項目等健康食品產業項目4個。

與此同時,項目建設同樣有力推進。經過近一年的緊張施工,金磨坊擬上市總部及健康食品生產基地項目的辦公大樓(檢測中心)已經投入使用,新廠房內的兩條生產線生產設備已經安裝完成,日前正式進入了試生產階段。

這兩條生產線主要生產“辣條”和“素毛肚”(魔芋製品),全線採用機械化智能操作,正式投產後將形成日產辣條2萬件、日產素毛肚1.5萬件的生產能力,年產值可達10億元。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轉型發展的有效抓手。今年,瀏陽經開區將產業項目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進行謀劃,全年共鋪排重點項目58個,計劃總投資920.59億元,2018年投資164.49億元。

截至目前,投資56億元的藍思消費電子產品外觀防護玻璃項目主體已全部完成建設,3棟廠房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預計今年年底投入生產。項目建成後,將成爲中南地區最大的專業電子產品外觀防護玻璃生產基地。

“今年項目建設來勢良好,預計到年底,園區將有34個項目投入生產,7個項目完成主體建設。”瀏陽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隨着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的深入推進,將爲園區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作者:劉露 胡吉星 編輯劉豔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